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医药卫生   21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由Park及其同事开展的一项实验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逆转,表现在受胆固醇所累的泡沫样巨噬细胞从动脉内膜的清除。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癌患者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27例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癌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三天、第一周、第二周及第三周测定血清白蛋白、胆固醇、总铁结合量、转铁蛋白、铁、镁、锌浓度。结论术后第三天,所有的营养评估指标均急剧下降(P<0.01)。术后二~三周,血清白蛋白、镁、锌浓度已恢复到术前水平,但血清铁、转铁球蛋白和血清总铁结合量在术后第三周仍未恢复。结论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对患者营养水平的影响是暂时的和可逆转的,患者应补充足量的铁,同时要定期检查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993.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12):1022-1024
问:高血压或糖尿病时肾脏损害主要的机制是什么? 答:主要的机制之一是肾小球高压。部分肾损伤(免疫、化学、缺血)时,肾小球数目减少,可使还存活的肾小球内压增高,继而引起肾小单位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994.
目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hy,TCMP)已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由于本病具有逆转性,因而及时地予以诊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晚近的一些研究与进展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比较氯沙坦与雷米普利降压治疗同时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WHO/ISH1999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选择84例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氯沙坦50 mg~100mg Qd(A组)及雷米普利2.5mg~5mg Qd(B组)治疗16周.治疗前、后超声测定IMT、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和血脂、心电图.结果治疗2周后血压已显著下降(P0.01),16周后血压趋于稳定,A组由(20.69±1.53)KPa/(13.56±0.49)KPa[(155.6±11.5)mmHg/(102.0±3.7)mmHg]下降至(16.98±1.30)KPa/(10.65±0.61)KPa[(127.7±9.8)mmHg/(80.1±4.6)mmHg];B组由(20.59±1.26)KPa/(13.47±0.51)KPa[(154.8±9.5)mmHg/(101.3±3.8)mmHg]下降至(17.38±1.44)KPa/(10.72±0.82)KPa[(130.7±10.8)mmHg/(80.6±6.2)mmHg],两组降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92.5%(P>0.05).治疗4周后两组IMT已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16周后A组由0.920mm降至0.655mm.B组由0.915mm降至0.701mm,(P均<0.01),组间比较P>0.05.结论 氯沙坦与雷米普利降压疗效相当,同时可逆转颈动脉IMT,且氯沙坦似优于雷米普利.  相似文献   
996.
延胡索乙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摄取99Tcm-MIBI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多药耐药(MDR)是导致临床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产生与肿瘤细胞内P-糖蛋白(P-gp)的过量表达有关.MDR逆转剂可明显逆转肿瘤的MDR现象,显著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延胡索乙素逆转MDR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本实验旨在为体内逆转肿瘤多药耐药(MDR)而制作人肝癌裸小鼠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细胞株与裸鼠多药耐药模型建立:人肝癌HepG2细胞株(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提供)及耐药细胞株HepG2/Adm[可在浓度为1.0 mg/L的阿霉素(ADM)培养基中生长并传代,对ADM耐药26倍]由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研究所建立。BALB/C-nu/nu裸小鼠(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在无特定病原体(SPF)条件下饲养。4~6周  相似文献   
998.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云 《中原医刊》2005,32(10):51-51
原发性高血压(EH)可导致左室肥厚,近年研究发现,左室肥厚是心脏性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防止和逆转左室肥厚是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重要目的,本文观察替米沙坦对EH患者的降压疗效,并以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慢性铅暴露可以引起儿童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的损伤。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是突触可塑性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有的研究表明慢性铅暴露损伤了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LTP的诱导和表达过程。本文应用离体脑片电生理技术研究了复方多康宁(Co—DKL)对慢性铅暴露引起的发育中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损伤的修复效应;方法新生Wistar幼鼠出生后经母乳摄入铅和在铅暴露的同时往食物中添加三种不同剂量的Co—DKL(0.8、1.6、3.2mg/kg/day)。在30~32天的大鼠海马CA1区记录EPSP;结果慢性铅暴露损伤了CA1区LTP的损伤,而高剂量Co-DKL的修复作用较小且稍有一点毒副作用。合适剂量的Co—DKL能有效逆转铅造成的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促智作用;结论低剂量的Co—DKL(正常剂量的二倍)对铅引起的损伤有显著的修复作用,对对照组大鼠有一定的促智作用,且没有副作用,中剂量(正常剂量的四倍)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高剂量的修复作用较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脑卒中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早已肯定,左心室肥厚与脑卒中的危险性相关,国外资料已相继报道,而国内报道不多。为了探讨左心室肥厚与脑卒中的关系,在疾病早期筛选出左心室肥厚,而进行综合干预,逆转左心室肥厚,有望减少脑卒中的危险。为此,我院老年科对3年来就诊的脑卒中病人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