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医药卫生   12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以假词为对照,初步探讨小脑在汉字词语语义处理中的作用。并根据Schmahmann小脑皮质的分类法,初步确定在汉字词语语义处理中小脑的激活区域。材料和方法:25例健康、母语为汉语的受试者参加了本实验,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在22-30岁,平均为25.7岁。所有受试者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受试者实验前均接受Snyder和Harris制定的利手确定问卷,得分在40分以上,确定为右利手。采用fMRI技术,模块设计(block-design)的刺激模式,运用听觉呈现的方法,每名受试者参加两组实验:假词实验组及真词实验组。结果:假词实验组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颞上回、双侧额下回及左侧角回。真词实验组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颞上回、双侧额下回、双侧辅助运动区、两侧小脑半球、两侧尾状核及右侧丘脑和左侧角回。双侧辅助运动区、两侧小脑半球、两侧尾状核及右侧丘脑仅在真词实验组中被激活。两侧小脑半球激活区域多位于偏后外侧的区域。结论:小脑半球偏后外侧区域(Ⅵ、ⅦB、ⅧA、CrusI、CrusⅡ)是特征性与汉字词语语义处理有关的区域。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构建含有Swedish突变和Flemish突变的荧光真核表达系统,研究淀粉样蛋白前体(APP)酶解过程.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编码Flemish突变的APP最后300个碱基片段(C99)、蓝色荧光蛋白(CFP)、黄色荧光蛋白碱基序列(YFP),生物合成含有Swedish突变的APP中间54个碱基片段(54 bp),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CFP、54 bp、YFP、C99片段克隆至载体质粒pcDNA3.0中,通过酶切、PCR、测序鉴定最终得到重组质粒pcDNA3.0-CFP-54 bp-YFP-C99,并将其转染至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检测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以及进行β淀粉样蛋白(A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1)基因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2)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发现融合基因能够准确表达蓝色和黄色荧光.(3)FRET检测发现CFP-54bp-YFP-C99可以发生β和γ裂解产生Aβ,沉积在细胞内、胞膜上以及细胞间隙;CFP-54bp-YFP不能发生β裂解.(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Aβ在细胞膜、胞浆内以及细胞间隙聚集沉积.结论 (1)重组质粒能够完成APP的有序裂解产生Aβ.(2)成功实现在活体细胞中观察APP裂解.(3)Aβ有可能产生于APP由胞浆至胞膜的运输过程中.(4)C99对于APP被裂解有重要意义,可能起到信号肽样的引导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93.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晚睡眠少于5小时,有近三分一的人出现血管硬化,严重可导致心脏病。科学家对495名年龄介乎35至47岁的男女进行磁力共振扫描,检测血管硬化状况。首次扫描中  相似文献   
94.
我国科研人员日前成功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及激光诱导荧光等技术快速分析癌症病人体液、组织液成分,并建立相应的临床物质成分分析参数数据库快速确定癌症标志物,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癌症的预警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科研合作团队成功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及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其他光谱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或基因芯片传感器等,实现了某些癌症标志物的实时、灵敏、特异性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95.
赵红卫  李泽春  陈玉梅  李家锋 《贵州医药》2008,32(11):1015-1015
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德国BICOM-2000型生物共振治疗仪对5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了脱敏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1%。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共振吸脂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应用瑞士VACUSON共振吸脂系统对98例患者236处部位行共振吸脂术,术中术后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所有行共振吸脂术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对共振吸脂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7.
魏津恺  吴双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13-114
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嗓音医学的创立,使得声带疾病,言语发音障碍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数字语图仪可以对声音的音质、音色及发音的能量,语言的构成等诸多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指导发音训练有很大的优越性。它是以三维显示的功能,呈现发音时的频率、振幅、时间及共振峰声能等,对生理及病态嗓音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声带疾病的五十例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的语图检查,对其发音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
彭瑛 《当代护士》2009,(7):32-33
总结51例共振脂肪抽吸术的护理经验。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等,认为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超低浓度灌注共振吸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麦慧 《中国美容医学》2000,9(4):294-296
目的:探讨一种低创、快速、确切的吸脂方法。方法:将0.015~0.03%利多卡因肿胀液行皮下快速超量灌注,用高频共振吸脂机将充分肿胀的脂肪振碎低负压吸出体外,同时计算术中出血量,累进栖组13例术中出血量平均的14ml,占抽出物的0.84%,吸脂快速、彻底、术后皮肤表面平滑,皮肤松驰度明显改善。结论:超低浓度利多卡因皮下超量江注行指肪共振吸脂是一种操作更简单、更快速、真正低创的吸脂技术。  相似文献   
100.
用量子共振法对人群中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人群中免疫功能状态及变化。方法使用重庆天基权产TJQQ-C型量子共振检测仪;直接法自动检测健康体检人群共1690人次,按年龄分为成人组1200例,老年组490例;检测指标: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免疫。结果正常人群总体免疫功能量化值在12—14,95%可信区间11~15;老年组免疫功能下降显著(P〈0.001);〉80岁下降约50%。肿瘤患者免疫各项指标下降,过敏性疾病细胞因子免疫增强。糖尿病人补体免疫下降显著。结论量子共振检测为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提供了简便、快捷、有效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