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66篇
  免费   2689篇
  国内免费   839篇
医药卫生   60194篇
  2024年   402篇
  2023年   1298篇
  2022年   1266篇
  2021年   1970篇
  2020年   1964篇
  2019年   2183篇
  2018年   1027篇
  2017年   2104篇
  2016年   2178篇
  2015年   2464篇
  2014年   3736篇
  2013年   3377篇
  2012年   3832篇
  2011年   3627篇
  2010年   2998篇
  2009年   2635篇
  2008年   2828篇
  2007年   2694篇
  2006年   2661篇
  2005年   2503篇
  2004年   1862篇
  2003年   1777篇
  2002年   1594篇
  2001年   1320篇
  2000年   1011篇
  1999年   835篇
  1998年   683篇
  1997年   663篇
  1996年   540篇
  1995年   496篇
  1994年   400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91.
史苗君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50-50,52
目的了解西酞普兰对强迫症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将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氯丙咪嗪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80%,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43.33%)(P<0.01),且治疗组患者所发生的副反应症状较轻微,多不需特殊处理,对照组者则多需对症处理才能消除症状。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的治疗强迫症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92.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医务人员,2005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晕厥,当时自测心率最慢为28次/min,长间歇有3.5s,伴有低热,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房阻滞,遂植入临时起搏器,观察半月因仍为起搏心率,随即植入DDDR永久起搏器。术后3d,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在39℃~40℃,多次血培养(-),应用泰能、稳可信等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仍有不规则发热,同时伴有胸闷、气急,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个月后转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入院时查体:T 38.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10/70mmHg。贫血较明显,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  相似文献   
993.
思美泰、地塞米松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洁 《四川医学》2006,27(10):1080-1081
目的评估思美泰、地塞米松和能量合剂、苯巴比妥联合应用与能量合剂、苯巴比妥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方法40例孕妇,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应用思美泰1000mg/d,地塞米松9mg/d,苯巴比妥0.09mg/d及能量合剂治疗,7d为1疗程;B组应用苯巴比妥0.09mg/d,能量合剂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明显缓解,ALT、AST明显下降,但A组优于B组(P〈0.05);A组治疗后TBA显著下降(P〈0.05),B组无明显改变(P〉0.05);A组早产、羊水粪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思美泰、地塞米松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安全、有效的药物,在传统能量合剂、苯巴比妥基础上联用思美泰、地塞米松能更有效改善ICP瘙痒症状、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TCI)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镇静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硬膜外麻醉复合TCI异丙酚组,Ⅱ组为硬膜外麻醉复合TCI咪达唑仑组。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开始TCI,利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程度,OAA/S评分发生变化时记录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BIS及血药浓度。术中保持OAA/S评分于3分水平,如病人出现躁动则加深至2分。术中监测不良反应,手术结束前停TCI,观察苏醒时间。结果 不同OAA/S砰分时两组病人MAP、HR、SpO2、BIS均有明显改变,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苏醒时间Ⅰ组短于Ⅱ组(t=5.15.P〈0.01)。OAA/S评分与BIS呈正相关(r=0.829、0.871.P〈0、01),BIS与血药浓度呈负相关(r=0.771、0.687,P〈0.01)。结论 异丙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的术中镇静安全有效.BIS与OAA/S评分可有效指导TCI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30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分为EAC及EFA组,疗程7d。结果:EAC组、EFA组DU愈合率分别为100%、93.3%;EAC组、EFA组Hp根除率分别为100%、93.3%;EAC组、EFA组消化道症状消除率均为93.3%,缓解率均为6.7%。EFA组见不良反应2例。结果表明,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一周疗法是治疗Hp相关性DU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比较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全麻诱导及维持的效果、麻醉恢复特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2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5mg·kg-1·h-1;B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2mg·kg-1,麻醉维持:丙泊酚2~4mg·kg-1·h-1;C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mg·kg-1和丙泊酚0·5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mg·kg-1·h-1和丙泊酚1~2mg·kg-1·h-1。各组病例均附加静注芬太尼1~3μg·kg-1及同时吸入异氟醚1%~1·5%,并用适量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行机械通气。结果比较各组不同时相与麻醉前SBP、DBP、HR、SpO2的变化显示,C组SBP、DBP在插管后及拔管前后较麻醉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毕到病人睁眼的苏醒时间,A组为(34·44±12·35)min,B组为(6·56±5·74)min,C组为(14·64±9·50)min,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1,P=0·000)。苏醒期出现躁动者A组为20%(6/30),B组为30%(9/30),C组为16·67%(5/30)。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使麻醉诱导及苏醒恢复期更加平稳,各种不良反应更趋缓和。  相似文献   
997.
1病例报告宋某,女性,15岁,学生,体质量38 kg,于2003年11月18日因情绪波动,口服美心律mexiletine 70片(共3 500 mg)。1 h后,家人发现其跌倒在地,呕吐大量白色物及白色药片,全身软,双眼上吊,四肢冷,屈曲抽动,呼之不应。急送当地医院,进行洗胃等对症治疗。血压、脉搏测不出。心电图示: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停跳。经过心外按压,26 min后心脏恢复窦性心律。自主呼吸消失,体外呼吸机辅助呼吸24 h后,自主呼吸恢复。昏迷21 d,其间反复出现双眼上吊,四肢抽搐及不自主运动,发作间期,肢体震颤,左侧肢体自主运动少,血压偏低,心率慢。意识逐渐恢复,诉…  相似文献   
998.
王强  陈敏  巩固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926-928,931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Ⅲ级,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及依托咪酯组(E组),每组25例,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2.5m g/kg和依托咪酯乳剂0.3m g/kg,再给予维库溴铵0.15m g/kg和芬太尼4μg/kg,3m in后行气管内插管。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m in、3m in以及插管后1m in、3m in和5m in时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SD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用药后两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诱导后3m in,丙泊酚组SBP、DBP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05),而依托咪酯组SBP、DBP、HR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气管插管后两组SBP、DBP和HR均上升,但与诱导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两组病人诱导后3m in,丙泊酚组SBP、DBP明显降于依托咪酯组(P<0.05)。结论:对心功能差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依托咪酯比丙泊酚诱导可获得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抑制插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9.
坐骨神经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俗称腰腿疼,属中医痹证范畴。它是由多种原因的刺激和压迫导致坐骨神经行走及分部区域产生的一组综合证。常见于坐骨神经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炎、脊柱结核、椎内转移癌、骨盆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肌注射位置不当等引起,糖尿病也可并发。疼痛部位由腰骶部经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放散,疼痛的性质呈钝痛、刺痛、抽样痛,偶有灼痛,当行走和活动牵拉时疼痛加重。笔者自1992年以来,自拟通络定痛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26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药瘾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1例静脉药瘾并发IE的临床资料。结果静脉药瘾并发IE者多为青年男性,男女比例10∶1,平均年龄26岁,无基础心脏病。临床特点起病为发热,体温38~40℃,为不规则发热,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咳嗽气促,合并肺感染(91%);血细菌培养阳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45.3%);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系统感染(三尖瓣受累)最为常见(81%),其次二尖瓣(18%)。结论静脉药瘾并发IE者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气促,心脏杂音,血细菌培养阳性合并肺感染,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右心感染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