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5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299篇
医药卫生   967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患者 女 ,2 6岁。因右侧腰部酸痛 ,劳累后加重 3个月至我院就诊。B超发现右肾上腺区一 30mm× 37mm暗区 ,界限清晰 ,壁光滑规则 ,回声强 ,内部见少量放射状强光点 ,且右肾立卧位移动度大于 3cm ,初步诊断为右肾上腺区囊性占位伴右肾下垂。进一步行肾上腺EBCT检查 ,发现右侧肾上腺区 32mm×30mm大小类椭圆形病灶 ,CT值约为4 2~ 5 1HU ,边缘光滑清晰 ,密度均匀 ,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 ,考虑为腺瘤可能性大。内分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 :血浆肾上腺素值 16 3 2 8ng/L ,高于正常值近2倍 ;余血、尿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73.
AF钉是在RP钉基础上改良、发展的新型脊柱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我科自1999年来应用AF钉治疗下胸及腰段椎体骨折15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骨膜骨髓自固化磷酸钙(简称FP—BM—CPC)复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兔制造双侧挠骨中段10mm的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一侧骨缺损用FP—BM—CPC复合移植修复;对侧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兔挠骨骨缺损处在8周时均获得骨性修复,对照组均为骨不连。结论:FP—BM—CPC复合移植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可望成为修复低负重或非负重部位节段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小纤维感觉神经病症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适当的治疗措施。SC,Apfel等用链脲菌素诱发的糖尿病性小纤维感觉神经病症的大鼠,其尾神经对热刺激的敏感性减低,脊髓背根节神经元肽类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的含量均明显减低,尾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也延长。  相似文献   
76.
节段性不稳定在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复习100例颈椎病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正常成人49例作为对照,在颈椎侧位及伸、屈位X线片上测量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功能Ⅰ径、功能Ⅱ径,颈伸位时椎体后滑距离,椎体后缘骨刺。将颈椎管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作为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判断标准,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为椎管狭窄组(A组),其余为非狭窄组(B组),将正常成人组定为C组。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JOA法对脊髓病患者(A、B组)的颈脊髓功能做出评估。结果显示:A、B组中节段性不稳定(segmentalinstability,S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不稳定程度(颈椎后滑)无明显差异。脊髓病损程度A组重于B组,在A组中与滑移程度正相关。A组功能Ⅰ径<Ⅱ径,B组功能Ⅰ径>Ⅱ径,提示节段性不稳定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时具有致病作用。颈伸位时椎体后滑使功能Ⅰ径小于12mm为脊髓受压的临界标准。  相似文献   
77.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损,对患者的外观、咀嚼等功能均有影响。然而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以及对其进行的修复、重建是否会影响语音功能,在国内外尚存有意见分歧。本文从,缺损部位、重建方法、修复时机、机体代偿作用以及语音评价等方面就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双人鱼 《药物与人》2007,20(11):13-14
秋冬季节,我们常常出现心里烦、睡不着,脾气大、易发怒,嘴巴干、咽喉痛,溃疡、舌尖糜烂等症状,很多人都说是天气干燥上火了。但是为什么会上火呢?下面,我们就来追究一下这些症状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纤维蛋白的复合物修复骨缺损。方法 抽取兔自体骨髓并分离和大量培养MSCs。在12只MSCs供体兔的两侧桡骨中段造成1.5cm缺损,一侧植入自体MSCs、15mgBMP和纤维蛋白的复合物(B M F),另一侧植入自体MSCs与纤维蛋白的复合物(M F)。另一组等数量实验兔造成相同缺损后,一侧植入15mgBMP与纤维蛋白的复合物(B M),另一侧留作空白对照。术后第2,4,8周做放射学、组织学和ECT检查。结果 B M F组在术后2周即产生填满缺损区的骨痂影,8周时骨缺损得到良好修复。B M组所产生骨痂量和修复效果均不如B M F组,但优于M F组。结论 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纤维蛋白修复骨缺损是一种切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及后路三维矫形融合节段选择策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效的分型及三维矫形融合节段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1年行后路三维矫形术的8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14.4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5(12—57)个月。根据侧凸的结构性特点,将脊柱侧凸分为10型,并根据各型特点选择适当的融合节段,进行CD、TSRH及CD Horizon系统后路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结果:1例King Ⅲ型患者发生曲轴现象,随访时畸形加重,躯干失平衡。1例King ⅡA型患者选择性融合胸椎后远端腰椎侧凸加重,躯干失平衡。其余患者均获得较好的躯干平衡和矫形效果。结论:本文所提出的侧凸分型方法可较完整地区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各种类型,根据该侧凸分型所提出的融合节段选择原则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