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74篇
工业技术   479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了常规缓蚀剂对返锈的抑制能力,发现酰胺类化合物(N1/2)具有较高的返锈抑制作用,同时具有与乌洛托品相当的缓蚀性,并且,当二者复合时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92.
钼酸盐对铝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茂东 《材料保护》1998,31(11):29-31
通过静态实验在pH值2 ̄11内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钼酸盐对名的缓蚀性能,得出了腐蚀率和缓蚀率的曲线,结果表明钼 盐的添加量为1.250 ̄1.750g/L时,对铝有缓蚀作用。并将钼酸盐与柠檬酸共同试用于铝材的冷却水系统。  相似文献   
993.
描述了N-苄基氯化三乙醇胺(BTAC)和乙氧基化n-苄基氯化三乙醇胺(EBTAC)的合成方法:应用试片失重法试验评价了两种缓蚀剂对输送有代表性的原油和残渣燃料油(RFO)钢质管道的缓蚀性能,并探索了其缓蚀机理和特性,此外,通过测定碳氯化合物体系的表面张力探讨了缓蚀剂的表面活性,在取得试验数据基础上对缓蚀剂的表面活性及热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缓蚀剂具有显著降低腐蚀速率的性能,EBTA  相似文献   
994.
综述了近年来缓蚀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展,探讨了天然产物缓蚀剂、生物膜缓蚀剂和氨基酸类缓蚀剂等绿色缓蚀剂的研究开发状况,总结了缓蚀组装技术和智能缓蚀材料的开发成果,介绍了石化、电力等行业缓蚀技术的应用现状,展望了缓蚀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以B10铜镍合金作为海上风力发电机集中冷却系统的管道材料,采用含少量无水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的乙二醇水溶液作为模拟冷却液,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B10铜镍合金在模拟冷却液中的腐蚀行为,考察了HJ-20-2气相缓蚀剂和苯甲酸钠复配对B10铜镍合金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两者的复配使用对B10铜镍合金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缓蚀效率最高可达83.23%.  相似文献   
996.
新沟油田注入水注入管网后极易结垢,腐蚀严重。为了解决腐蚀问题,在研究了腐蚀机理、造成水质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系统腐蚀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新沟油田注水系统的防腐防垢技术,并筛选出了效果良好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恒电位-恒电流(P—G)瞬志响应技术研究了多层结构钝化膜和存在吸附层钝化膜的复杂钝化体系提出了判断钝化膜多层结构的方法以及表征钝化膜不同层稳定性的特征参数,并建立了描述复杂钝化体系P—G响应特征的数学模型.研究了2205和316L不锈钢在2.5mol/LH2SO4中钝化膜的结构,以及吸附型缓蚀剂哌啶和癸胺对304不锈钢在0.5mol/LNaCl介质中孔蚀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证实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研究体系的P—G响应特征.利用提出的特征参数随极化电位和极化时间的变化关系,有效地分析了钝化膜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998.
缓蚀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概述了近几年来缓蚀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的成果.着重讨论了应力腐蚀缓蚀剂的缓蚀作用机理、硫脲及其衍生物、肉桂醛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作用以及缓蚀剂在非晶合金上的缓蚀行为,进而简要地说明了缓蚀剂在化学电源和防锈技术中的应用,最后简述了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现场测试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研究结果和有关缓蚀剂的检测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999.
1000.
热镀锌钢材在稀盐酸中的缓蚀和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虹  李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12):2079-2088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质量损失测试、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等研究烟酸、吖啶和小檗碱等杂环化合物对热镀锌钢材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作用.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均具有多个吸附活性中心,且其前线轨道与镀层表面锌原子的前线轨道能够相互作用,因而使得杂环化合物分子可通过在镀层钢材表面形成吸附膜而阻止热镀锌钢材在盐酸介质中的溶解.质量损失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在盐酸介质中对热镀锌钢材均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最高缓蚀效率可达99%以上;其中小檗碱的缓蚀效果最好,在浓度为1.0×10.4 mol/L时缓蚀效率就已达到80%以上;3种化合物均通过单分子层化学吸附方式吸附在镀层表面,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是热镀锌钢材酸洗过程的环境友好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