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1篇
  免费   1758篇
  国内免费   1101篇
工业技术   27010篇
  2024年   477篇
  2023年   1661篇
  2022年   1501篇
  2021年   1211篇
  2020年   750篇
  2019年   829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593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1344篇
  2013年   1038篇
  2012年   1136篇
  2011年   1141篇
  2010年   989篇
  2009年   927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971篇
  2006年   887篇
  2005年   841篇
  2004年   823篇
  2003年   751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653篇
  2000年   596篇
  1999年   478篇
  1998年   514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453篇
  1995年   497篇
  1994年   419篇
  1993年   349篇
  1992年   390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333篇
  1989年   28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使用光强标定的发射光谱(AOES)测量了CHF3/C6H6混合气体的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放电等离子体中基团的分布状态。实验发现随着CHF3流量的增加,成膜基团CF、CF2、CH等的相对密度增大,而刻蚀基团F的密度也会增加,从而使得a—C:F薄膜的沉积速率降低。同时红外吸收谱(IR)分析表明,在高CHF3流量下沉积的a—C:F薄膜中含有更高的C—F键成分。可见在a—C:F薄膜的制备中CHF3/(CHF3 C6H6)流量比是重要的控制参量。  相似文献   
42.
43.
利用流体法研究了对45钢铁素体及奥氏体作氮碳共渗处理的工艺;为便于比较,同时对45钢进行了淬火+低温回火处理。通过金相观察,显微硬度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两种氮碳共渗系数及耐磨性能,并使用轮廓仪测定了试样表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奥氏体氮碳共渗后试样表面的化合物层由两层组成,表层为Fe3N次表层为富含氮、碳的马氏体及奥氏全;而经铁素体氮碳共渗处理的试样,其表面的化合物层只有一层(由Fe3N及少量的  相似文献   
44.
采用纯化学物质对高频加热-红外检测碳硫仪校准,对钛合金中的碳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45.
碳/碳复合材料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综述了C/C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杨建华 《炼钢》1997,13(4):46-49,18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建国以后鞍钢在开发普碳轨,低合金耐主要原因发及特级耐磨轨三个等级系列产品过程中所进行了一些实验及实际应用效果,可作为钢轨新产品开发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本文综合评述了用射频率等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类金刚石碳膜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和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反应机理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8.
烃源岩热解油的轻烃单体和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最新引进的国际八十年代后期开发的GC-deltas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对几类典型烃源岩的热模拟液态烃产物-热解油进行了GC/C/MS在线(Online)碳同位素分析,获得了有关轻烃单体、正构烷烃及姥鲛烷、植烷分子的碳同位素组成数据.分析资料表明,轻烃单体、正构烷烃及姥鲛烷、植烷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分布模式能够有效地反映烃源岩的特征-母质类型、沉积环境及热成熟度等.  相似文献   
49.
一、问题的提出 C41—750kg空气锤缸体铸件,是我厂生产的各类铸件中最复杂的一种,该件外形尺寸为2300×1500×870毫米,材质为HT200,毛坯重6.5吨,工作缸与压缩缸要求硬度值为HB170~241(测试点分别在壁厚为45毫米的两缸双点划线内,如图示)。  相似文献   
50.
简单介绍了碳氧比测井的原理及通常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由常规数据处理所得曲线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成因 ,并给出了可行的修正办法。讨论了另一种可行的曲线异常数据的检测、剔除方法。实践表明 :文章讨论的两点建议都是可行的 ,并且在提高测量曲线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地层含油饱和度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