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4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一般卫星通信系统信道特性是指群时延特性、幅频特性、相位噪声特性及非线性失真4种,针对上述4种信道特性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设计了卫星通信系统信道数字仿真模型,数字化了4种信道特性,用Mtalab软件分别仿真了卫星转发器比较典型的4种特性对传输性能造成的恶化,并且对4种传输特性进行了综合仿真。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了卫星通信系统指标分配建议,仿真结果可以为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随着轧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轧机振动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多样化。本文对某热连轧机扭振进行测试,并根据实际参数建立考虑减速机齿轮啮合刚度和时变性的主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分析模块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时变齿轮啮合刚度对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与实测接近。为研究轧机振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建立了牙轮钻机小车纵向振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振动时幅频特性的关系表达式和图谱,研究了系统振动的自功率谱密度。讨论了系统纵向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单层吸波材料的逆向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单层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提出了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逆向优化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单层吸波材料进行了分析设计,得到了电磁参数的最佳配合下吸波材料反射率的幅频特性,分析讨论了电磁参数的频散效应及厚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陡脉冲大电流的Rogowski测量线圈仿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16  
分析测量不同脉冲宽度电流的 Rogowski测量线圈的数学模型、时域和频域特性以及最佳阻尼参数配合和优选问题并比较了基于 MATL AB环境下 SIMU L INK工具所做的仿真结果和现场实验采集到的脉冲电流波形。提出了复合积分器电路模型 ,可用于优选 Rogowski线圈的电气和结构参数 ,有效抑制积分漂移 ,确保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6.
本文结合电力生产实例,通过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经过频谱分析,找出事故原因的主频率,诊断振源方法.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我们研制的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导出了它的幅频及相频特性方程,经过计算绘出了它们的曲线;通过实验资料分析论述了它的特点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8.
本文论述了国家教育委员会立项课题《计算机辅助电路实验系统》,电路教学实验中低频滤波电路幅频特性的计算机测试,介绍了硬件的组成,软件的应用和对测量误差的分析,使“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实验与计算机实测相结合,为低通,高通和带通滤波电路的教学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水磁同步电动机带惯量负载情况下的幅频特性.从非线性传递函数理论出发,指出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幅频特性不仅与电机的参数有关,而用与给定信号有关.随着给定信号的增大,电动机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发生变化,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点.最后,文中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0.
选择节点电压、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构成故障特征向量集,并根据多通道宽带数据采集接口和驱动程序,给出全数字式的正交幅相特性实时检测方法。利用网络分析与信息融合技术,设计一种模拟电路在线检测和诊断方案,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系统中进行实现,以解决诸多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算法缺乏测试平台而停留在仿真阶段的问题。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识别电路软故障,在存在元件容差的情况下,其识别准确率高达96%,时间消耗低于60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