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2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工业技术   247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对大孔隙率砂岩在不同饱和液体情况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两种破坏理论对大孔隙率砂岩的破坏特征进行了解释.试验证明:大孔隙率砂岩存在临界围压,随着围压的变化,大孔隙率岩石以压剪破坏为主逐渐转化为以孔隙坍塌破坏为主;在油水转化过程中,也存在临界饱和度,超过此临界饱和度,岩石力学性质发生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102.
煤焦破碎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焦炭破碎对碳的转化以及飞灰颗粒的形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该文利用座逾渗理论建立了单颗煤焦的二维燃烧破碎模型,并对不同初始大孔隙率Ф的煤焦进行了模拟,研究的结果发现,煤焦总孔集团数随Ф值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Ф较小时,微孔占主导地位,Ф越大,微孔合并越剧烈,孔簇越大;煤焦破碎的次数随Ф增加而增加,说明初始孔隙率对煤焦的破碎程度具有较大影响;Ф较小时,煤焦破碎较为均匀,Ф越大,颗粒燃尽时间越少,破碎越集中在反应最剧烈的阶段,而且多发生在燃烧前期。  相似文献   
103.
铝及其合金熔体的增黏及泡沫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纯铝、普通铝硅合金和新型多组元铝合金的增黏和泡沫化特性.这三者加入Ca增黏后的物相组成和发泡后的气泡壁微观组织以及三者熔体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Ca加入后,经过搅拌形成的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Al-Ca中间化合物颗粒快速增加了纯铝以及新型多组元铝合金熔体的黏度,而Ca加入普通铝硅合金中与Si等元素形成较大的颗粒,因而增黏效果不如前两者;Ca的加入也显著降低新型多组元铝合金和纯铝熔体的表面张力,普通铝硅合金降低不多;在相同的表观黏度下,表面张力的差异是引起纯铝.普通铝硅合金、新型多组元铝合金等三种熔体泡沫化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4.
采用静态力学法、分析了中等密度、低孔隙率的泡沫钼静压全程加载-卸载特性曲线。研究了在不同初始密度下该材料的静压吸能特性。计算表明,泡沫钼在静压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吸能量,吸能效率较高。但预压后的泡沫钼吸能量和吸能效率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5.
双相介质二维波动方程孔隙率反演的扰动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考虑在双相介质的二维波动方程中,应用扰动方法对其中的参数孔隙率进行反演,并应用正则化方法解反演中出现的不稳定问题,方法简洁,迭代过程稳定,收敛效率高,文中给出的算例说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常规铝粉及超细铝粉对镍铬合金粉进行包覆,制备镍铬铝粉末.结果表明,采用超细铝粉包覆的粉末表面包覆更严、更均匀.采用超细铝粉对两种形状不同的镍铬合金粉进行包覆,形状不规则的粉末更易被包覆.将以上三种包覆型粉末制备成涂层,超细铝粉包覆粉末制备的涂层孔隙率更小,涂层更致密.  相似文献   
107.
罗宏 《材料保护》2007,40(5):46-47
为了提高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化学发黑膜的外观质量及耐蚀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表面化学发黑优化工艺.采用擦拭的方法测试了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采用贴滤纸法测试了膜层的空隙率;采用3%硫酸铜点滴和10%三氯化铁点滴试验测试了其耐蚀性能,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了发黑膜层的AFM图.结果表明:膜层具有良好的光泽度,膜层致密、均匀,没有明显的缺陷,与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较小的孔隙率.发黑膜以胞状结构沉积在基体表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8.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了Co-Ti多孔体新型人体骨、关节材料.以Ti粉和Co粉按原子比Ti:Co=1:1与Ti:Co=2:1 2种配比的原料,在10 Pa负压条件下,500℃预热2 min点燃进行自蔓延合成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XRD分析和SEM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种合成产物分别为单相CoTi和COTi2.CoTi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比CoTi2优越.其孔隙率为40.9%,抗压强度308 MPa,抗折强度134 MPa,弹性模量11.6 GPa,与人体骨、关节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相容性.因此用SHS法制备的CoTi多孔合金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人体植入材料获得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09.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粒径可控的多孔铝,具体的方法为:以铝粉和食盐为原料,首先烧成为块体,再利用溶解法,将造孔剂食盐熔解掉。利用反溶液法研究了控制造孔剂食盐颗粒大小的方法,制备出粒径可控的食盐颗粒(粒径控制范围为5~20μm)。通过系统研究SPS烧结工艺(烧结温度、压力等)及铝粉与食盐配比、粒径配比等关系,获得的多孔铝的孔隙率可达69.41%,最小孔径为5μm左右。  相似文献   
110.
在溶胶共沉淀法制备ZrO2的基础上,利用高分子悬浮聚合技术,将具有单一分散性的造孔剂球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700nm)和ZrO2分别制成悬浮液,通过混合、真空抽滤、煅烧的工艺,制备出孔径尺寸可控,孔径分布均匀的ZrO2多孔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ZrO2多孔陶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其具有孔径分布均匀的结构特点且ZrO2四方相结构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