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8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蒲松龄在坎坷的人生境遇下发愤著述,写下了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聊斋志异》。可以说他的情感生活、不同年龄阶段的创作心态都寄托在了《聊斋志异》当中。  相似文献   
72.
说女人是情感生活的"神经病",有些人觉得有些夸张是个笑谈,尤其女人听到这样的言论更会暴跳如雷.其实细细想想这么说女人是有道理的. 女人神经兮兮,多部分还是因为对感情患得患失,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女人的天性:"感性、多疑、敏感".说实话,男人在身体上占有欲强,而女人在感情上占有欲强,喜欢精神满足占有,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女人是"神经病".  相似文献   
73.
刘鑫 《课外阅读》2011,(3):184-184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尤其是器乐的演奏。让学生学习简易乐器演奏,易教易学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发展中中国音乐教学国情。学生在音乐课中不仅动口(唱),还动手(奏),既能丰富教学的内容又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实践证明:增加学乐器的班级,学生在音准、节奏、识谱能力、乐感等方面,都优于不学乐器的班级。口风琴、竖笛、口琴等小乐器的加入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表达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城市化不断凸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容易引发身心疾病,这将直接影响到儿童爪I陛的形成和发展,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也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湖南省道县英豪学校为例,对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
宇飞 《新闻天地》2007,(5):20-22
作为央视“名嘴”,白岩松的名字家喻户晓,但他的情感生活鲜为人知。白岩松的妻子是位普通的女性,在白岩松最艰难的岁月里,是她用一个妻子的坚强和爱,推丈夫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6.
《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与报道物质世界的硬新闻不同,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个人内心世界,两性情感生活。这种极具可读性和富有人情味的新闻体裁一经推出就迅速占领了市场。“真情倾诉”在题材选择上并没有沿袭其他媒体同质栏目“宽选题”的老路,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在“窄题”上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77.
约在1999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的一位好友闯进我家,还未开口就已经泪流满面。她说说哭哭,哭哭又说说。原来,她的丈夫有了外遇,他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好友为此痛不欲生,我知道她是个性格坚强的人,在遭遇高考落榜、工作被顶替那么大的挫折时都没有掉过一滴泪,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感情问  相似文献   
78.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学生生活体验深、情感丰富、有话可说,就会觉得写作是一件乐趣,就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习作过程。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自然地记忆。自由地联想,敏捷地展开思路,流畅地表情达意。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习作的成功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9.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局限于颈部以上的只有知识存在而无人存在的活动,而我们想建构一种接通学生情感生活领域、充满儿童情趣的生活化课堂。在这种课堂上,师生是交流者、合作者,教师以积极的对象性情感和自我体验感染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给他们无拘无束创造探究的天地,给他们以家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因此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  相似文献   
80.
大学生感恩意识在情感生活中的自我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意识是大学生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目前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中感恩意识比较淡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大学生需要通过克服依赖思想和寄生心理,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克服自我价值实现域的偏狭,克服自身“假大空”的思想观念等措施来培养自己的感恩意识,树立自主意识和责任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