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5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模型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LAG)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行LAG的84例胃癌患者分为三维组(n=42)和CT组(n=42)。CT组使用CT图像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应用,三维组依据CT数据采用Mimics 17.0软件进行患者三维腹腔血管重建,利用三维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应用。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术期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T组相比,三维组可明显缩短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增加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腹腔血管重建技术应用于LAG术中准确评估患者腹腔血管的分型及变异情况,在术中提供重要决策作用,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同侧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126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就诊的同侧复发性腹股沟疝126例患者。依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腔镜组(79例)与开放组(47例)。腔镜组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开放组用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观察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126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未见重要组织器官损伤,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4.87±3.47)ml、下床活动时间为(21.97±6.18)h、住院时间为(4.51±1.21)d,均低于开放组(21.11±5.48)ml、(26.81±7.32)h及(5.81±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1,3.987,5.149;P<0.05);术后6 h、24 h、1周、1个月、3个月,腔镜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2,7.561,11.236,10.231,2.654;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7,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治疗同侧复发性腹股沟疝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在临床上受到广泛认可。在术中对于手术层面的识别非常的重要,正确的层次识别有利于间隙的游离、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其对于手术成功与否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术中需注意直肠系膜与神经前筋膜之间游离,紧贴直肠系膜游离间隙保证直肠系膜的完整,以及实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膜外间隙空间建立与细分的程序化“四空间”技术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120例行TEP的成人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术式不同随机分为四空间组、传统组各60例。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行开放疝修补手术。四空间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组(P<0.05);四空间组腹膜破损、血清肿、腹壁下动脉损伤、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创面感染、疝复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EP中,应用程序化“四空间”技术建立与细分腹膜外间隙空间,可以提高手术质量及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采用LCBDE治疗的58例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及同期58例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x 2=3.921,6.940,1.332,1.270,0.342,均P>0.05).两组术后电解质紊乱、胆管炎、胆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2=0.438,0.537,0.342,1.036,0.342,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结石残余、胆管狭窄及死亡病例.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术中仔细操作的前提下,行LCBDE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与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OR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发表于1990~2011年的文献,对比LRP与ORP两种术式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并应用Meta分析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切缘阳性率、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术后控尿、术后勃起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本篇Meta分析,共分析了14篇临床同期对照试验。共纳入了9006例患者,其中行LRP3261例患者,行ORP5745例患者。对于切缘阳性的发生率,腹腔镜与ORP之间无统计学差异(OR0.88,95%CI0.77~1.01,P=0.06);LRP手术时间长于开放手术(WMD60.25min,95%CI30.83~89.68min,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RP术中出血量小于ORP(WMD-686.61ml,95%CI-1101.49~-271.72ml,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RP患者输血率低于ORP(OR0.17,95%CI0.10~0.29,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RP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低于ORP(OR0.32,95%CI0.14~0.71,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RP的术后一年控尿率与ORP无统计学差异(OR1.29,95%CI0.88~1.89,P=0.20)。术中保留双侧性神经的患者的术后一年勃起功能,LRP优于ORP(OR2.23,95%CI1.48~3.36,P=0.0001)。结论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腹腔镜与ORP的切缘阳性发生率和术后一年控尿功能相似。LRP的手术时间长于ORP,但术中出血量少于ORP,患者输血率小于ORP,且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和术后一年阳痿发生率小于OR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探讨其所致睾丸差异生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收治的13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30例中,左侧128例,双侧2例,发病年龄10岁以上者120例。首发症状为阴囊内包块者109例,体检发现者15例,阴囊疼痛、坠胀不适4例,左右阴囊大小不一2例。超声检查提示合并症以睾丸微石症最常见。130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开放手术13例,腹腔镜手术117例。术后随访105例无复发及睾丸萎缩。92例记录睾丸大小的患儿中,51.1%存在双侧睾丸差异生长,且随着临床分度的递增而睾丸差异生长显著。结论儿童精索静脉曲张以左侧多见,好发于10岁以上儿童,极少有自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及彩超,治疗上以手术为主,腹腔镜手术有望成为首选。睾丸差异生长是儿童精索静脉曲张较可靠的手术指征,合并睾丸微石症的发生率仍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新生儿及3个月以内婴儿腹腔镜手术中,使用肌松药对手术操作空间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腔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肌松组(II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予5mmHg和10mmHg气腹压力建立人工C02气腹,并记录气腹前、5mmHg及10mmHg气腹压力下两组患儿腹围的变化。结果气腹前Ⅰ组腹围(31.90±2.15)cm,Ⅱ组腹围(32.25±2.37)cm,t=0.489,P=0.628,两组腹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压力5mmHg时,Ⅰ组腹围(33.98±2.27)cm,Ⅱ组腹围(35.61±2.52)cm,t=2.150,P=0.038,Ⅱ组腹围值高于Ⅰ组(P〈0.05)。气腹压力10mmHg时,Ⅰ组腹围(35.13±2.34)cm,Ⅱ组腹围(36.95±2.53)cm,t=2.364,P=0.023,Ⅱ组腹围值亦高于Ⅰ组(P〈0.05)。结论在相同气腹压力下,肌松药的使用可有效增加腹腔容积,从而降低对CO2气腹压力的需求,并进一步降低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bowel endometriosis,BE)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腹腔镜手术治疗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肿瘤科自2014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21例BE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腹腔镜手术治疗优势及要点。结果:21例B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如腹泻、便秘、排便痛等不适主诉。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7例(33.33%)行肠壁浆肌层病灶切除,14例(66.67%)行节段性肠切除吻合术。21例患者术后均无肠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发生小肠梗阻1例(4.76%),尿潴留2例(9.52%),术后盆腔感染1例(4.76%)。术后患者痛经、性交痛、排便痛、下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腹泻、便秘等不适主诉均较术前有所缓解。结论:BE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相关疼痛症状,是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