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2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医药卫生   57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骨肿瘤诊疗过程中病理学与影像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肿瘤120例患者的病理学与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X线检查,其中49例行MRI检查,46例行CT检查.分别比较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关系,判断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正确率.结果 X线检查与CT检查在对相关骨肿瘤周围骨质增生、硬化、破坏、病灶边界等方面表现相似,但在脊柱、骨盆病灶、头颅、软组织阴影、细微病灶等特殊部位其显像CT更为清晰,而X线在骨膜方面表现良好,对于软组织、骨髓水肿的显像方面MRI表现更为优秀.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X线诊断正确率为86.67%,CT诊断正确率为93.47%;MRI诊断正确率为93.88%,3种影像学检查对骨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由于方便、快捷的优势可作为骨肿瘤诊断的首选诊断,CT对于细微病灶、肿瘤的范围具有一定优势,MRI对于软组织、骨髓水肿显像优势明显,3种检查方法可作为骨肿瘤诊断的互补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2.
核医学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 《重庆医学》2005,34(8):1121-1122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概率较高,超过70%的骨转移癌会出现剧烈而持续性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并有效控制骨转移病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在骨髓炎、骨肿瘤及人工全髋关节或全膝关节成形术中,骨质缺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自体骨来源有限,对其广泛使用带来不便。随着骨库的建立,异体骨保存技术的提高,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所使用的保肢手术共有以下5种:①异体骨关节移植;②异体骨及人工关节复合重建;③订制型人工关节;④体外高剂量放射线照射后自体骨骼重建术;⑤关节固定术。单独使用人工假体有以下不便:由于缺少软组织附着致晚期疲劳性骨折;仅假体远端固定可出现早期骨质丢失;若股骨干直径过大或残留部分过少出现固定困难,将最终形成巨型关节而难以修复.导致宿主骨骨质和软组织更大的破坏。异体骨及人工关节复合重建在一定程度上是异体骨移植和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术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骨原发性MFH 的MRI 表现、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 例骨原发性MFH发生于股骨下端3例,发生于眶壁及脊柱各1例。MR平扫肿瘤组织呈不均匀长或稍长T1、长或稍长T2 信号,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晰。含纤维组织成分较多的纤维瘤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T2WI则呈低信号强度。静脉注入Gd DTPA后,T1WI脂肪抑制序列肿瘤组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骨原发性MFH少见,易误诊为其他恶性骨肿瘤。MRI能清楚显示骨原发性MFH的病变部位、范围、轮廓以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但没有特异性,其最后确诊需临床、影像和病理三者结合,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5.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和PET-CT可直接显示转移到骨骼中的肿瘤组织,早期诊断转移性骨肿瘤,是较为敏感的一种方法.其与传统骨显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互补作用,不能相互替代,应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对待.  相似文献   
996.
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盆肿瘤可分为原发肿瘤和转移肿瘤。前者主要为软骨肉瘤、骨肉瘤、脊索瘤和神经源性肿瘤等,发病率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0%-15%;后者常见于乳房癌、肾癌、前列腺癌、肺癌等的骨转移。骨盆肿瘤发病隐匿而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发现时侵犯范围已经很大,加上骨盆周围解剖复杂并与很多重要脏器毗邻,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疗效欠佳,死亡率高。1970年前对骨盆肿瘤主要采取半骨盆切除或改良半骨盆切除截肢术,以后出现了各种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不少作者报道,结合放、化疗的重建手术与非重建截肢手术相比,患者5年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功能上优于非重建手术,因此国内外开展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手术日益增多。尽管如此,骨盆  相似文献   
997.
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保肢术。在保肢重建中,人工膝关节置换逐渐成为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方法。该文主要介绍旋转铰链型、可延长型、定制节段型、同种异体骨复合型等假体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98.
骨样骨瘤的CT表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骨样骨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 :3 8例中股骨 2 1例 ,胫骨 5例 ,肱骨 3例 ,其他部位 9例。 3 8例中 3 7例有瘤巢中心钙化 ,形成“牛眼征” ;瘤巢周围见骨质硬化者 3 3例 ;骨膜反应 13例 ,内骨膜增生 8例 ,外骨膜增生 2例 ,内外骨膜均增生 3例。 9例骨髓腔内出现骨质吸收的改变。结论 :骨样骨瘤的CT表现典型 ,CT是目前诊断骨样骨瘤的常用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999.
向阳  许光耀  尹培荣  陈劲松 《贵州医药》2004,28(12):1086-1088
由于大剂量化疗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使其治愈率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10%~20%提高到目前的70%~80%左右。但是由于大剂量化疗的药物剂量是以往药物剂量的许多倍,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使化疗的并发症增多。我科在2001年1月至2003年2月间,对34例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术前或术后大剂量化疗,并行保肢手术,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本文拟对其间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00.
骨代谢标志物及其在转移性骨癌中的表达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转移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约占25%~85%,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有赖于骨转移状态的临床评估和疗效的监测.现介绍常用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生化特点、检测方法、在骨转移的诊断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在骨转移状态监测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