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55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241篇
医药卫生   19772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427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896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963篇
  2010年   926篇
  2009年   918篇
  2008年   1149篇
  2007年   1002篇
  2006年   990篇
  2005年   1065篇
  2004年   952篇
  2003年   866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655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322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自拟益气化瘀汤配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102例,并与同期单用西药治疗的7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102例中显效51例,好转43例,无效(包括死亡)8例,显效率50.0%,总有效率92.2%。对照组70例中显效23例,好转34例,无效(包括死亡)13例,显效率32.9%,总有效率81.4%。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中药治疗后均有下降,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对益气活血化瘀法应用于本病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降糖化瘀方对糖尿病血糖及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之剂降糖化瘀方对糖尿病血糖及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0例 ,用降糖化瘀方进行治疗 ,对照组 3 0例 ,用中成药玉泉丸进行治疗 ,各治疗 1疗程(3 0天 ) ,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变化。结果 空腹血糖 :治疗组由 (1 0 41± 1 48)mmol/L降为 (7 60± 1 1 6)mmol/L (P <0 0 1 ) ;对照组由 (1 0 1 5± 1 48)mmol/L降为 (8 44± 1 5 2 )mmol/L (P <0 0 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对周围神经病变的总有效率为 85 % ,对照组为 40 %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之剂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11只。麻醉后切除L4~S1椎板、暴露脊髓根丝.安放电极以便对根丝进行刺激与引导。机械压力刺激尾部皮肤感受野诱发的根丝传入冲动,通过引导与放大显示在示波器上,并作计数处理。实验结果发现5%~10%石碳酸甘油(PG)均可使81.82%以上传入纤维活动完全停止,在给石碳酸甘油(PG)60分钟也未出现放电恢复;对传出纤维5%浓度浸润10分钟后,鼠尾移动距离已恢复到实验前水平(P>0.05);而10%~15%PG浸润10分钟后,运动功能尚未恢复(P<0.05,P<0.01)。  相似文献   
34.
许迎来  胡健 《中原医刊》1991,18(2):29-30
胆道蛔虫,类似中医所称的蛔厥。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运用安蛔止痛汤治疗胆道蛔虫118例,均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60例,女58例。年龄最大46岁,年龄最小6岁。病程1~3天。118例中有排蛔病史者103例;有吐蛔史者78例。其中有吐蛔、排蛔史者66例。118例患者均经内服或肌注解痉止痛类药物,疼痛不见缓解而来就诊。二、诊断依据 1.本组病例均为突然右上腹或胃脘部呈阵发性“钻”、“顶”样绞痛,疼如刀割,坐卧不安,甚则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35.
中药延胡索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容量法及电位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延胡索生品及醋炒、醋蒸、醋煮、酒炒和盐炒5种延胡索炮制品中的总生物碱含量,另采用薄层扫描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上述6种样品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并对各种样品进行了小白鼠止痛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延胡索用醋炮制或用酒炮制均能提高其水煎液中总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的煎出量,并能增强其止痛作用,其中醋制法较为显著。实验结果与临床上多用醋制延胡索入药的经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36.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由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诱发的肢体阵发性疼痛。现代医学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们以自拟“化瘀解毒汤”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3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48岁,其中10岁以下9例,11岁~20岁21例,21岁以上  相似文献   
37.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临床通常又称“肋软骨肿痛症”,自1994年起,以自拟活血散结汤,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理气活血,化痰散结之中经治疗,临床疗效确认,临证时,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38.
乳病为妇科常见病。急性发作临床上较为常见 ,变化多端 ,病势严重 ,常有不同程度的乳头溢血、乳房肿胀、疼痛难忍等。笔者认为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及“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的理论 ,乳病的急性期应用理气法能够迅速控制 ,缓解症状及促进痊愈 ,现将其机理探讨如下。1 乳房的肿、痛、胀是乳病最常见的症状“妇人乳有十二穰”。穰 ,即乳络 ,乳管。乳房与经络、脏腑和气血关系密切。足阳明胃经贯乳中 ,“乳房属胃” ;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肋 ,绕乳头而行 ,“乳头属肝” ;足少阴肾经亦藉经络与乳房相联。各种病因引起与乳房相关的脏腑、…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在全身化疗前应用善存片联合健脾理气中药对肿瘤患者口腔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在全身静脉化疗前3天开始,治疗组每天口服善存片1片及健脾理气中药1剂,对照组服用维生素B:治疗,两组服药化疗后10天为1个疗程。每周期化疗结束后统计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共4周期。结果治疗组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善存片联合健脾理气中药可有效预防及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40.
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益气化瘀法治疗老年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5例,并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均为住院病例,男性,年龄53~76岁,平均为65.8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2.6年。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吸烟、饮酒史,其中左下肢5例,右下肢7例,双下肢13例。患肢胀痛或游走性疼痛,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