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2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陆世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194-1194
婴儿捂热综合征是婴儿在寒冷季节较常发生的意外事故,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在农村发病率较高,多因天气寒冷,家长将小儿厚衣包裹或不慎将小儿头部被衣物盖没,造成患儿高温、脱水、缺氧,从而导致短时间内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尤以脑部缺氧损害突出的综合征,其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共收治本病患儿43例,回顾其治疗经过,浅谈几点抢救体会。  相似文献   
82.
寿可可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2):F0004-F0004
1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为本院2009-12~2011-03收治的筋膜炎患者,其中男10例,女3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7岁,平均30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0年;单侧发病45例(其中左侧11例,右侧34例),双侧3例;有外伤史者17例;外感风寒湿邪26例,原因不  相似文献   
83.
进入七月高温天气以后,各大医院接收诊治的心律失常患者都有增多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84.
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了解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159例连续偏头痛患者登记资料,共30例在偏头痛发作过程中伴有眩晕,成功电话随访17例,对其眩晕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无眩晕偏头痛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眩晕的首发年龄均晚于头痛,平均间隔为6.1年.眩晕发作可于头痛发作之前、之后或在头痛期间出现.其中12例患者在头痛间歇期也存在反复发作性眩晕.每次眩晕发作一般不超过24 h.多数患者发作不规则,频率自数天1次至数月1次不等,劳累及天气变化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伴或不伴眩晕的偏头痛患者,人口学及偏头痛发作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偏头痛性眩晕有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但与不伴眩晕的偏头痛患者相比,其他临床表现方面相似.其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春天风沙大,空气中的沙尘进入眼睛后,轻者附在角膜表面或睑结膜,重者嵌入角膜内,如一味地揉搓,会使异物擦伤角膜,甚至进入角膜深层,引起炎症。如不及时取出,会继发感染,影响视力。  相似文献   
86.
邹勤 《家庭用药》2008,(9):29-29
随着持续的高温天气,皮肤真菌病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特别是手足癣更是让人心烦。“足癣年年治,足癣岁岁发”,面对反复发作的足癣(俗称脚气)顽症,很多患者误认为是“没法根治”。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专家一致认为。根治足癣完全可能。但这必须建立在合理、规范治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7.
<正>冬夏两季是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期。有资料显示,进入5月份后中风患者的住院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为什么高温对脑血管病患者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88.
《长寿》2010,(5):57-57
夏季闷热、湿盛,如再大量运动,会造成以下“热疾病”的发生。热晕症健身时大量出汗会引起身体失水,使血容量减少,同时由于皮肤需要散热,体表的血液循环会大增,从而导致血压下降。热晕症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脉搏细弱、神志恍惚,严重者甚至会昏迷。  相似文献   
89.
普英  倪鑫 《自我保健》2010,(5):14-14
当我们需要与人交流、需要进食、需要呼吸时都离不开咽喉。特别是春夏之交天气干燥,咽喉的健康显得更重要。为此,专家呼吁:当季应预防咽喉疾病,及时保护好咽喉“要道”。  相似文献   
90.
夏去秋来,转眼又到了秋燥症多发的季节。立秋之后,早秋天气虽然仍十分炎热,但气温会逐渐转凉,气候也慢慢变得干燥起来。中医有“天人合一”的说法,就是说人的健康也是受到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影响而变化的。感受了炎热夏季的高温之后,人体损失了很多津液,五脏六腑都会感到水分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