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医药卫生   36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梁华  刘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56-2056
临床上常见的手部烧伤后畸形,主要有手背瘢痕挛缩畸形和手掌瘢痕挛缩畸形。手背烧伤挛缩畸形,常是较大面积或较多部位烧伤后畸形的一部分,轻度表现为皮肤瘢痕化,弹性丧失或瘢痕增生握拳不紧;重度表现为掌指关节过度背伸、虎口狭窄,形成典型的爪形手。手掌瘢痕挛缩畸形多由于握持高温物体引起,因此多为单发,多见于小儿,成人较少见。手掌瘢痕多见于手指近端、手掌远端和大小鱼际并以掌心为中心,各指及大小鱼际向掌心集中,造成拇指外展受限,手指不能伸直,严重者手指完全和手掌贴连呈握拳状。  相似文献   
99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处理不当易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畸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自1996年6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手法复位自制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2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1970年,Valderrama首次报道儿童臀肌挛缩。1978年国内马承宣首次报道注射性的臀肌挛缩症。关于该病。国内已有很多报道.对其手术治疗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我们1994年9月——2004年9月对我科治疗的12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松解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性增生术后再入院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BPH术后临床资料.结果后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和腺体残留为再入院主要原因,其主要与腺体切除不够,膀胱颈部切除及电凝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胎位不正或分娩时因某种原因造成产伤,会使婴儿一侧的胸锁乳突肌挛缩而造成“小儿肌性斜颈症”,主要表现为婴儿的头歪向患侧,而面部转向健康一侧;由于婴儿长期处于一种特殊的体位睡眠,致使婴儿尚未坚硬的颅骨变形,出现偏头、扁头等畸形病况。在治疗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996.
黄科 《医学文选》2005,24(6):1048-1049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发病率约为1‰,男女之比约为3∶1,双侧发病者约占45%。主要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踝跖屈、跟骨内翻、胫骨远端内旋等继发性改变。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以往对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该病与骨骼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病变、软组织挛缩、血管异常及遗传、宫内发育阻滞有关。最近一些研究认为受孕月分及出生季节与该病有关[1,2]。但大多学者均支持神经肌肉病变学说及骨骼异常学说。由于该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本文就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情况作一综述。1病因1…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皮瓣转位或移植修复虎口挛缩开大后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126例创伤后引起的虎口重度挛缩患者,根据虎口开大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分别用示指近节背侧转移皮瓣、前臂背侧皮瓣、髂腹股沟轴型皮瓣、趾蹼皮瓣治疗,测量虎口并与健侧对比,评价术后的疗效。结果术后经6~12个月(平均8.5个月)的随访,虎口开大的优良率为79.36%(100/126)。结论不同的外科皮瓣转位或移植是治疗虎口重度挛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中形成颌颈角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3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在彻底松解瘢痕挛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游离植皮、颈阔肌软组织瓣加深颌颈角、游离皮瓣移植、分叶皮瓣游离移植及颏骨截骨前移、颏成形等方法修复创面,重塑颈部曲线.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颌颈角明显,颈部曲线恢复,其中2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颌颈角仍然明显,无再次挛缩出现.结论形成颌颈角是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成功的关键,其对维持颈部外形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自1993年10月~1996年8月,我们采用沿转子后上方入路的小切口松解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臀肌挛缩症1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例,男12例,女6例,均为双侧。年龄3~12岁,平均6.25岁,询问病史,常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