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医药卫生   36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7年3月,采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7~46岁。受伤原因:挤压伤6例,车床切削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h。缺损范围3.0cm×2.0cm~6.0cm×3.5cm。均采用同侧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内静脉近心端分别与手指动、静脉吻合。切取皮瓣范围3.0cm×2.5cm~7.0cm×4.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现部分表皮坏死,脱痂后愈合。供区创面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皮肤质地、厚薄均满意,仅1例表皮坏死者出现部分色素沉着。皮瓣均无硬化、挛缩和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3指,良4指。结论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是目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隆乳术后包膜囊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原切口(腋窝顶或乳房皱襞下),对隆乳后包膜挛缩者采用包膜囊保留并在其浅层再置人假体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12例14侧乳房包膜囊挛缩症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保留挛缩的包膜囊并在其浅层置人假体的乳房假体包膜囊挛缩治疗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并可通过腋窝顶小切口完成等优点,是治疗乳房假体包膜囊挛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3.
趾蹼皮瓣在手部虎口挛缩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虎口重度瘢痕挛缩修复方法的文献报道较多,自2001年9月~2003年10月,我院应用趾蹼皮瓣治疗虎口挛缩9例,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4.
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以周围性面瘫多见。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干病侧齿颊间隙内,面部被牵向健侧。面神经炎恢复不全时,常可产生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和连带运动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近5a来,我们以蝉蜕散组方治疗面神经炎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5.
从1979年6月 ̄1995年6月,采用股骨髁上骨膜下V形截骨术治疗儿麻后遗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1106例,其中男635例,女471例,年龄10 ̄48岁,平均23岁,病因:儿麻病后遗症1052例,炎症和创伤54例。随访1 ̄16年,平均8.5年,显示本法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骨愈合和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并发症:腓总神经损伤2例,畸形复发2例,髁部骨折2例。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并对并发症  相似文献   
26.
断肢断腕断掌再植后手内在肌挛缩5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断肢断腕断掌再植术后手内在肌挛缩的发病机理,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分类、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1例断肢(腕、掌)再植,分别采用术中切开骨间肌肌筋膜、掌腱膜及腕横韧带;术后严重肿胀时早期切开骨筋膜室;缺血时间超过10小时者,除上述措施外尚须切断或部分切除拇收肌和骨间肌肌腹。结果:采用上述预防措施后,手内在肌挛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本症重在预防,如能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效果良好。一旦发生中、重度手内在肌挛缩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27.
应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183例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术后经3~5年随访观察效果确切.并对全厚皮片术后易发生收缩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8.
29.
臀肌挛缩症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行挛缩组织松解术,而术后局部引流是否通畅对切口愈合影响甚大。本文总结了近四年我院收治的臀肌挛缩症361例,分成术后橡皮条和负压引流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组效果明显优于橡皮条引流组(P<0.01),能有效地防止血肿形成,利于切口愈合。为促进患儿术后尽快恢复,强调术后24h内确保引流通畅,预防血肿形成;协助作被动功能锻练和出院前卫生宣教及随访指导是术后护理的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