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26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多局限于对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提升,缺乏对学生整个大学期间就业能力培养的深度思考与系统规划,就业管理工作存在着片面性、零碎化和局部化现象,该文讨论了大学期间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系统化培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82.
1月21日下午,淮北卫校与淮北辉克药业公司、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淮北静安养亲苑三家单位校企定单式培养签字仪式在校二楼会议室举行,三家企业的代表、卫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上,淮北卫校主要负责人孙学华就学校近年来建设发展情况,尤其在招生就业入出两旺、教学质量提升、技能比赛成绩显著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他强调指出,此次校企合作开启了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大大促进学校专业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析社会支持、就业评价与大学生焦虑状况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价问卷(SSRS)、自编就业认知评价问卷、状态焦虑特质量表(STAI)对32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测试研究.结果 ①男、女生在积极评价、中性评价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t=-2.229,-1.979;P<0.05),在特质焦虑维度上也有显著差异(t=-2.726,P<0.01);②消极的就业评价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214,0.287;P<0.001),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状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142,P<0.001;r=0.123,P<0.05);③社会支持、积极的就业评价对大学生焦虑状况有显著的联合预测作用,其中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焦虑状况有极显著的预测效应(β=0.254,P<0.001;β=0.176,P<0.05).结论 大学男生比女生对就业有较低的积极评价和中性评价,而特质焦虑得分高于女生.客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与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呈正相关;消极的就业评价与大学生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水平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就业评价能够很好的预测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84.
因精神残疾患者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精神残疾人康复已经成为保障社会安定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不仅需要针对疾病进行治疗,恢复患者躯体功能,同时应关注其社会功能康复,帮助患者融入社会,提高精神残疾人就业率。本文就这一问题的现状及原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深入了解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对上海市3所高校的10名已毕业、在医院工作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的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2个主题,主题1:职业期望,包括对职业角色与岗位设置的期待、对专科方向的期待、对工作模式的期待。主题2:就业体验,包括正性体验(临床实践能力强,带来成就感;发展机会与平台多,带来优越感)和负性体验(医院应用与学校培养不衔接,导致迷茫、无奈;工作模式禁锢,导致失落;付出与回报不一致,导致自我价值感低)。结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之间存在差距,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增强医院应用与学校培养间的相互衔接,并且重视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规划,使其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86.
文化     
《中国疗养医学》2015,(2):188-190
中国大学为何不能跻身世界一流为什么中国大学没有培养出更多世界一流的学者和革新家?有三个不利因素:过时的教学方法、专制的学术管理和行政"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消耗学者做研究需要的宝贵时间,从而浪费了取得学术成绩的潜力。(香港《南华早报》)中国赴美读研学生首次减少  相似文献   
87.
通过调查安徽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校高年级学生对专业建设的满意度和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他们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医学高校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探讨专业建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中医药专业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当前中医药专业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湖南省某中医药大学350名中医药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多重响应进行分析,探讨中医药专业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中医药专业学生愿意去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愿意为基层卫生事业做贡献、工作稳定以及家庭所在地近;不愿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工资待遇低、设备落后以及师资薄弱。结论中医药专业学生摆正就业姿态、学校加强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多渠道宣传引导基层就业、组织学生基层实地参观、提供优惠政策和丰厚的物质保障将有利于改善中医药专业学生基层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针对问题,进行有效指导。方法:对3 0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8%以上的医学生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72.3%的医学生希望在毕业后去大型医院工作、不愿意去小城市或者基层单位,考研和参加规培成为更多人的选择。结论:医学生就业难与新医改需要大量的卫生人才的矛盾突出,医学生在就业目标选择上存在困惑,医学生就业价值评价标准呈现多元化、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就业价值实现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相似文献   
90.
脑卒中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马洪路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36-1237,1243
对脑卒中病人进行社会能力测定,是为了评价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程度、治疗效果、生存状态、生存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几方面的客观情况和变化因素,其原则是对人体社会功能的强调而不是生理功能的评定。病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能力,是检验脑卒中病人社会功能的首要方面,并直接与其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或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