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19篇
  免费   4066篇
  国内免费   2328篇
医药卫生   89113篇
  2024年   565篇
  2023年   2079篇
  2022年   1889篇
  2021年   2140篇
  2020年   2266篇
  2019年   2084篇
  2018年   1109篇
  2017年   1920篇
  2016年   2013篇
  2015年   2426篇
  2014年   4232篇
  2013年   3986篇
  2012年   4956篇
  2011年   5196篇
  2010年   4801篇
  2009年   4944篇
  2008年   5928篇
  2007年   5346篇
  2006年   5229篇
  2005年   5364篇
  2004年   3535篇
  2003年   3171篇
  2002年   2533篇
  2001年   2207篇
  2000年   1621篇
  1999年   1372篇
  1998年   1159篇
  1997年   1054篇
  1996年   937篇
  1995年   752篇
  1994年   625篇
  1993年   388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322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 (MDR P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 177例MDR PTB患者分为治疗组 88例和对照组 89例。化疗方案 :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为主 ,联合利福喷汀、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 ;对照组用链霉素、乙胺丁醇 ,联用药物同治疗组 ,疗程均为 2 1个月。结果 共有 16 1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 ,治疗组 82例 ,痰菌阴转率 83% ;对照组 79例 ,痰菌阴转率 5 8%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病灶显效率 5 0 % ,空洞闭合率 6 3%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 31% ,对照组为 35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的方案治疗MDR PTB ,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 ,药物不良反应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特点及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部外科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或合并严重感染、休克和重症胰腺炎等,常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目前,MODS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腹部外科并发MODS具有病情发展迅猛,病程进展快,病人全身状况迅速恶化的特点,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造成明显的代谢紊乱,一方面体内营养素大量消耗,急需补充;另一方面又由于多器官功能障碍,不能有效地利用营养素及处理代谢产物,进一步加重了此种应激状况。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3.
陈新 《山东医药》2003,43(30):47-47
2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 ,我院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洽疗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 2 7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2例 ,女 5例 ;年龄 19.4 5岁 ,平均 34岁。均为直接暴力致伤 ,其中车祸伤 2 5例 ,高处坠落伤 1例 ,重物砸伤 1例。闭合性损伤 2 0例 ,开放性损伤 7例 ,均无重要血管神经合并伤 ,全部病例软组织肿胀明显 ,骨筋膜室高压 ,以闭合性损伤尤甚。手术方法 ;术前行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平卧位 ,不应用止血带。开放骨折先行清创 ,变污染伤口为清洁伤口。先固定远骨折段 ,然后固定近骨折段。取胫前外侧小切口 3~ 5 cm,…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志愿者15名,男8名,女7名,平均年龄33.7岁(18-45岁),运用表面电极记录快速上肢前屈、外展、后伸时多裂肌、最长肌、腰髂肋肌及三角肌的肌电信号,对各椎旁收缩的潜伏期与三角肌收缩的潜伏期之差值作比较。结果:多裂肌在上肢3个运动方向中的潜伏期差值[(-17&;#177;11),外展(0&;#177;11)ms,后伸(4&;#177;16)ms]与最长肌[前屈(-2&;#177;13)ms,外展(13&;#177;14)ms,后伸(22&;#177;14)ms,腰髂肋肌[前屈(1&;#177;12)ms,外展(12&;#177;10)ms,后伸(23&;#177;10)ms]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反应最快、最先起作用,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96.
97.
2002年2月-2005年8月,我院采用浅静脉移植桥接、动静脉转流或动脉移植等方法对多指多段压砸性离断进行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典型的糖尿病患者常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但也有不少人无明显症状甚至毫无症状,在体检或作其他疾病检查时才被发现。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也可以发现很多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99.
Setji  TL  李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3):153-153
Setji TL…//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6(Epub ahead of print)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然而,患有PCOS的女性患者NAFLD,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发病率较高。作者希望通过研究发现PCOS患者NASH的患病率和特征以及转氨酶活性的异  相似文献   
100.
秦俭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1):18-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入了再灌注的时代,其中最常用的再灌注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有资料显示,溶栓治疗越早,冠脉再通率就越高,预后越好。为争取早期溶栓的时间,社区医生常需要在患者家中或救护车上采取院前溶栓措施,其效果如何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但心肌梗死的院前溶栓有许多应注意的问题,200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实践指南工作组发布了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的执行概要,其中的部分内容值得借鉴,为此我刊约请秦俭教授结合我国社区工作实际情况对该指南予以解决。 秦俭教授,主任医师。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急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急症和老年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防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