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医药卫生   30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核分枝杆菌(MTB)蛋白根据蛋白分布的位置可分为分泌蛋白、胞质蛋白和膜蛋白。分泌蛋白是MTB在早、中期分泌释放于菌体外的一组蛋白,游离于培养基中或在感染细胞的吞噬小体内,在菌体内仅有微量存在;而胞质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质中,在细菌对数生长的晚期细菌死亡后才释放到培养基中。将培养不超过5d的滤液蛋白称为短期培养滤液蛋白,这是记忆性免疫CD4^+T淋巴细胞的靶分子;将培养7d以上的滤液蛋白称为长期培养滤液蛋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滤液中蛋白越来越多,由于部分MTB开始裂解死亡,释放胞质蛋白,培养42d时滤液中已有100多种蛋白质。结核病保护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抗原主要存在于细胞壁、细胞质和培养滤液中,其中分泌蛋白和细胞壁表面的蛋白是主要的免疫保护性抗原,将成为新疫苗研究的首选靶抗原。现将保护性抗原的编码基因、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功能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宋华东  陈士岭 《广东医学》2006,27(11):1755-1757
白细胞介素15(IL-15)属于Th1相关性细胞因子,它首先由GRABSTEIN等在1994年从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猴肾上皮细胞系CV-1/EBVA的培养上清液中纯化而得,是一种能维持CTLL-2细胞系增殖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刺激CTLL和PHA激活外周血B细胞增殖;刺激鼠抗原特异性T细胞(包括Th和Tc)的增殖;对人外周血T细胞具有化学趋化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谷氨酸诱导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传代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融合达90%时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h,收集细胞培养液即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第8d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神经元存活率,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谷氨酸(0.8mmol/L)可诱导细胞凋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较谷氨酸损伤组细胞成活率明显升高(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而电镜检测发现对照组无明显的凋亡细胞,谷氦酸组有典型凋亡神经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谷氨酸神经元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寻找一种能客观地反映复方磺胺类抗菌药物中微生物污染状况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并对几种方法的阳性菌回收率结果进行数理统计。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要客观、真实、准确地检查出复方磺胺制剂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不能采用单一的钝化剂中和法,而需将几种方法综合应用。结论:沉降法、钝化剂中和法、离心法综合应用是复方磺胺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5.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SYBC Wu-3菌摇床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较佳的产酶培养基组成配方为:蛋白胨5 g/L,酵母膏 6 g/L,NaH2PO4 3 g/L; 油脂250 mL/L,乳化剂OP 25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250 mL的摇瓶装液量50 mL,培养温度30 ℃,发酵时间72 h.经过优化后发酵液脂肪酶酶活力最高可达到10.68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探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培养基最适pH值。方法 分离 9.5天龄Wistar大鼠胚胎 ,分别在实验组 (即不同pH :5 .5 ,6 .0 ,6 .5 ,7.0 ,7.5 ,8.0 ,8.5 ,9.0 )和对照组 (pH为 8.2 )的培养基 (1 0 0 %大鼠即刻离心血清 )中体外旋转培养4 8小时 ,观察pH值的改变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当培养基pH为 6 .5、6 .0和 9.0时培养胚胎的生长发育明显受到影响 (P <0 .0 5 ) ,胚胎畸形率和死亡率增高 (P <0 .0 5 )。当培养基pH为 5 .5时 ,培养胚胎死亡率达1 0 0 %。结论 全胚胎培养培养基pH条件改变 (过低或过高 )能够影响培养胚胎的生长发育。植入后全胚胎培养培养基最适pH值为 7.5~ 8.2。  相似文献   
38.
目的:考察苯扎溴铵溶液在洁霉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对杂菌的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控制的适宜浓度。方法:采用将苯扎溴铵溶液滴加到发酵培养基中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1/10000~1/60000浓度的苯扎溴铵溶液在洁霉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抗杂菌能力强且对洁霉素的产生菌危害小。结论:1/10000~1/60000浓度的苯扎溴铵溶液有利于生产上的应用,可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染菌现象。  相似文献   
39.
L-阿拉伯糖异构酶能将D-半乳糖异构成D-塔格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快速登高法对乳酸菌SK1.002产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发酵优化条件为(组分g/L):麦芽糊精28,酵母膏10,玉米粉浆22,无水乙酸钠10,K3PO40.2,NaCl 0.01,FeSO4.7H2O 0.01,Mg-SO4.7H2O 0.2,MnSO4.2H2O 0.05,L-阿拉伯糖2.5。发酵初始pH 8.4,培养温度37℃,接种体积分数3%,培养时间12 h。在此发酵条件下,酶活达到了7.28 U/mL。  相似文献   
40.
微生物学工作者在进行繁殖、分离、鉴定微生物,制造疫苗、菌苗、研究微生物的生理及生化特性时常需要制备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为此,我们对蚕蛹培养基的制备进行研究,以中药蚕蛹、黄芪为原料制备基础培养基,并用已知敏感菌株做了培养基的质控试验,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