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89篇
  免费   7197篇
  国内免费   4403篇
工业技术   69189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1724篇
  2021年   2106篇
  2020年   2149篇
  2019年   1846篇
  2018年   1833篇
  2017年   2405篇
  2016年   2425篇
  2015年   2561篇
  2014年   3545篇
  2013年   3911篇
  2012年   4441篇
  2011年   4570篇
  2010年   3371篇
  2009年   3393篇
  2008年   3251篇
  2007年   3789篇
  2006年   3343篇
  2005年   2869篇
  2004年   2380篇
  2003年   2013篇
  2002年   1711篇
  2001年   1457篇
  2000年   1212篇
  1999年   1085篇
  1998年   885篇
  1997年   690篇
  1996年   594篇
  1995年   510篇
  1994年   423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6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Mitchell's solution is common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quired strength of vertically exposed cemented backfill in mines. Developed for drained backfill, Mitchell model assumed a zero friction angle for the backfill. Physical model tests were performed. Good agreements were obtained between the required strengths predicted by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However, it is well-known that zero friction angle can only be possible in terms of total stresses when geomaterials are submitted to unconsolidated and undrained conditions. A revisit to Mitchell's physical model tests reveals that both the laboratory tests performed for obtaining the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cemented backfill and the box stability tests were conducted under a condition close to undrained condition. This explains well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Mitchell's solu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Good agreements are equally obtained between Mitchell's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FLAC3 D numerical modeling of shortterm stability analyses of exposed cemented backfill.  相似文献   
992.
为保证西北地区修建的宝兰客运专线铁路黄土路基的强度,必须对黄土填料进行改良.在黄土中掺入不同配比的矿渣脱硫石膏生石灰,养护28 d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和浸水试验后测试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黄土强度能够满足铁路路基的强度要求,最后提出作为路基填料的改良黄土的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图像尤其是医学超声图像的边缘模糊或者缺失对图像进一步处理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传统改进曲率扩散方程无法自适应以及迭代时间长,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高斯滤波的参数自适应的改进曲率扩散方法,并且使用统计学中的绝对偏差中值自动调整梯度阈值参数。该方法能在保留改进曲率扩散方程去噪能力的同时有效地保留图像边缘细节信息,同时减少了滤波过程中的迭代次数,从时间复杂度的方面提高了方法的效率。另外,自适应梯度阈值的采用进一步提高了改进曲率扩散方程保留图像细节信息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结合高斯滤波的参数自适应改进曲率扩散方法继承了改进曲率扩散的优点,同时又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去噪效率。  相似文献   
994.
岩石在高水压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破坏方式对深埋、高水压下隧洞及地下开采极为重要。采用MTS和“YSL-200”对砂岩进行了常规单轴试验和不同压力水环境中的压缩试验,分析了真实水压力对饱和砂岩的抗压强度和破坏形式的影响,并探讨了孔隙水压力与水围压力对岩石强度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砂岩在真实水压力环境中呈现“X型”剪切破坏,水压力在岩石进入裂纹扩展区时加速岩石破坏的作用效果明显;压力水可以通过扩展的裂纹渗入到岩石内部,增大岩石的含水率,影响岩石内部的孔隙水压力;当水压力较低时,水围压作用大于孔隙水压力作用,水压力对岩石的强度为增强效应,当水压力较高时,孔隙水压力作用与水围压作用抵消,岩石强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相近  相似文献   
995.
强度折减系数既是基于强度抗震设计的关键,又是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基础.本文以近十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总结了对强度折减系数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对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区域工业化发展给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重庆市农民收入与工业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重庆市农民收入水平存在连片集聚现象,区域间工业化发展极不平衡,且二者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带来农民收入的长期持续增长。工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双面阈值效应,在不同工业化阶段,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弹性先快速增加后逐渐减弱;在不同区域,工业化的影响呈现出倒“U”和“U”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997.
磁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催化剂具有磁响应特征,可利用外磁场将其分离和回收,其应用克服了传统催化剂在分离与回收过程中能耗高、质量损失大等问题,降低了反应成本。因此,对磁性催化剂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磁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氧化反应、加氢反应、偶合反应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磁性催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针对负电容压电阻尼振动系统中负电容电路参数对振动幅值影响较大且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自动进行调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主-被动方法,该方法将负电容电路参数调节问题转化到主动控制算法中.首先,针对压电等效电路特点,推导了主-被动方法原理.依据折半搜索算法的思想,阐述了主动控制器参数调节流程.最后,基于dSPACE1104在线仿真系统,使用压电和模拟电路元件,建立了四边固定的压电合金板主-被动振动控制实验平台,对提出的主-被动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让负电容控制器的电路参数达到最优,且控制效果在同等条件下优于单独的主动控制或被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基于视觉及多特征的前方车辆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视频车辆检测算法受光照、噪声等环境因素影响大,漏检和误检率高,难以同时满足鲁棒性及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完整的前方车辆检测算法.该算法在改进的Hough变换提取车道线的基础上,首先对图像进行自适应二值化处理,通过腐蚀、膨胀法滤除干扰点;使用简洁有效的方法进行阴影线的合并及ROI区域的提取;算法利用目标区域内的信息熵、车尾对称性特征对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筛选和判别,降低了算法的漏检和误检率;使用改进的Robinson方向检测算子提取车辆边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处理分辨率为640×480的视频时,检测正确率89%,运算速度平均为17.6帧/s.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分析配合比参数对纤维沥青碎石表层性能的影响,根据纤维沥青碎石的材料组成和力学特性,采用直接拉拔和正压扭剪实验对试件进行强度测试,并应用正交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各配比对纤维沥青碎石表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用量和碎石用量对纤维沥青碎石表层强度的影响水平比纤维用量和纤维长度显著;层间抗拉强度随着乳化沥青用量和碎石用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抗剪强度随着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多而增大,随着碎石用量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当乳化沥青用量为2.0 kg/m2、碎石用量为13 kg/m2、纤维用量为0.1 kg/m2和纤维长度为60 mm时,纤维沥青碎石表层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