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3篇
  免费   1713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工业技术   22270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412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565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911篇
  2013年   930篇
  2012年   1171篇
  2011年   1365篇
  2010年   1075篇
  2009年   1146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1155篇
  2006年   1352篇
  2005年   1066篇
  2004年   1066篇
  2003年   862篇
  2002年   758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含有Fe、Ce等利于催化脱硝的活性元素,作为天然矿物对环境友好且成本低,是做脱硝催化剂的天然原料,但稀土尾矿催化剂温度窗口较窄(350~450℃)。为拓宽稀土尾矿催化剂的温度窗口,用Ce、Nb、Co改性稀土尾矿,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Ce-M(Nb、Co)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探究元素比例及元素种类对脱硝性能的影响。通过BET、XRD、XPS、H2-TPR和NH3-TPD对改性稀土尾矿进行表征分析,并利用In situ DRIFTS 技术对Ce-Co改性稀土尾矿的NH3-SCR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Ce-Nb(2:1)改性稀土尾矿在300~400℃脱硝效率最高为85%,Ce-Co(2:1)改性稀土尾矿在250~400℃脱硝效率能够达到90%。Nb和Co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表面CeCO3F的分散度,暴露更多活性吸附位点。同时,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电子的转移,Nb5+的形成阻碍了Ce4+的还原,调节了氧化还原性能,使得Ce-Nb改性稀土尾矿具有优异的N2选择性。而Co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使得Co3+增加,进而提高Br?nsted酸性位的吸附强度,NH4+及Co3+-NH2能够首先与NO反应,形成NH3HNO及NH2NO等中间产物,催化剂表面同时遵循E-R机理和L-H机理,E-R机理占主导。  相似文献   
992.
以两相邻深基坑为工程背景,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平面滑裂面假定,对坑间有限土体建立了土压力计算模型。推导出考虑桩土摩擦、土质参数、坑间超载、基坑间距、邻近基坑支撑轴力等因素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给出了土压力保持不变时的基坑间距,即安全距离b的表达式。参数分析表明:安全间距b随两相邻基坑的开挖深度、桩土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增大,随土体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接着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选取HS本构模型建立两相邻基坑数值模型,对安全距离的各影响因素开展了规律性研究,分析了不同基坑间距下土压力的数值解与本文理论解沿挖深的分布规律,发现二者有较好的吻合性,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3.
建立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设置EPS(发泡聚苯乙烯)柔性垫层的刚性挡土墙的土压力进行研究,分别对挡土墙后填土的静止、主动及被动三种位移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挡土墙位移时EPS垫层减小土压力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PS对主动状态所需要的位移影响较小。静止–主动状态时,EPS减小土压力的效果随着位移的增大而减弱;静止–被动状态时,EPS减小土压力的效果随着位移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提高WO_3基涂层的气敏性能。方法以WCl_6为前驱体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纳米Au颗粒制成稳定的喷涂浆料,采用液相等离子体喷涂技术制备出Au掺杂的WO_3基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Au-WO_3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自主搭建的气敏性能测试系统对所制备Au-WO_3复合涂层的气敏性能进行测试,并探讨了涂层的气敏机理。结果前驱体液滴在等离子体热源作用下发生溶剂蒸发、WO_3形核、结晶和长大等一系列反应,随后形成的WO_3固体粒子发生熔化或半熔化,并加速撞击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在同等条件下,喷涂距离对WO_3气敏涂层的结晶度和形貌有很大影响,适宜的喷涂距离(170 mm)下获得的涂层结晶完整且晶粒细小(20~50 nm),有利于涂层气敏性能的发挥。Au-WO_3复合涂层的气敏性能均显著优于纯WO_3涂层。结论复合涂层气敏性能的改善归因于涂层中Au和WO_3界面处所形成的肖特基结使复合涂层的导电性降低,接触势垒高度增加,初始电阻值变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技术和热处理技术相结合制备了一维NiFe_(1.98)RE_(0.02)O_4 (RE=Pr,Nd,Sm)纳米丝。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NiFe_(1.98)RE_(0.02)O_4 (RE=Pr,Nd,Sm)纳米丝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Fe_(1.98)RE_(0.02)O_4(RE=Pr,Nd,Sm)纳米丝表面光滑、直径均匀、连续,直径约60nm。掺杂Pr~(3+),Nd~(3+),Sm~(3+)均没有改变NiFe204的尖晶石结构,掺杂均降低了NiFe_2O_4的结晶度,晶粒尺寸D从44.8nm减小到33.8nm。NiFe_(1.98)RE~(0.02)O_4 (RE=Pr,Nd,Sm)纳米丝都表现出软磁特性。NiFe_(1.98)RE_(0.02)O_4 (RE=Pr,Nd,Sm)纳米丝的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39.58,41.10,34.23 A·m~2/kg;矫顽力(H_c)分别为14119.2, 13678.4,15937.6 A/m;其中NiFe_(1.98)Nd_(0.02)O_4纳米丝的M_s (41.10 A·m~2/kg)最大,矫顽力H_c(13678.4A/m)最小,软磁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96.
张松  王宇  陈婷 《贵金属》2019,40(S1):111-114
综述了我国铅锌矿中伴生贵金属金、银和稀散金属铟、锗和镓的资源概况,对相关回收技术进行了阐述。铅锌矿中的伴生金、银主要赋存于铅矿物中,低碱性条件有利于伴生金、银的浮选回收。稀散元素铟、锗和镓主要赋存于锌矿物中,回收率随锌矿物回收率的增加而增加;抑制锌的ZnSO4对稀散元素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CuSO4活化剂可显著提高稀散元素的品位及回收率。  相似文献   
997.
铌锰铁合金是炼钢和铸铁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准确分析铌锰铁合金中杂质元素,对炼钢和铸铁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硝酸、氢氟酸在60 ℃溶解样品,选择Si 251.611 nm、Al 308.215 nm、P 178.222 nm、Ta 268.517 nm和Ti 336.122 nm为分析谱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铌锰铁合金中硅、铝、磷、钽、钛含量进行测定。共存元素的干扰校正试验表明,样品中共存元素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可忽略。各待测元素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8,检出限为0.000 2%~0.001 8%。实验方法应用于铌锰铁合金实际样品中硅、铝、磷、钽和钛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53%~1.7%,加标回收率为98%~102%。使用铌铁和锰铁标准样品合成的样品解决了没有市售铌锰铁标准样品的问题,检测结果与理论值一致。  相似文献   
998.
铁铬铝合金(Fe-Cr-Al)是一种优良的电热合金,冶炼时常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元素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用盐酸(1+1)溶样,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14种稀土元素的方法。考察了采样深度对质谱强度、氧化物产率和二价离子产率的关系,选择13.5~14.5 mm为适宜的采样深度范围;选择139La、140Ce、141Pr、146Nb、147Sm、153Eu、157Gd、159Tb、163Dy、165Ho、166Er、169Tm、172Yb、175Lu为测量同位素避免了质谱干扰,同时采用干扰系数校正法校正了17OH140Ce对157Gd的干扰;通过减少称样量和稀释以及103Rh和185Re双内标校正法消除了仪器漂移或基体效应产生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999 9 以上;各待测同位素检出限为0.002~0.083 μg/g,方法定量限为0.01~0.42 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3个铁铬铝合金样品中La、Ce、Pr、Nb、Sm、Eu、Gd、Tb、Dy、Ho、Er、Tm、Yb、Lu,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48%~9.7%,加标回收率为93%~108%。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方法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样品中La和Ce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李昌元  向涛  闫友谊  汪程 《矿产勘查》2019,10(12):2953-2963
平江传梓源铌钽锂稀有金属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南西缘,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中段。文章通过铌钽锂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及其空间上的演化规律,探讨铌钽锂的成矿作用过程,进一步探讨该矿床的矿床成因。自北至南,传梓源铌钽锂稀有金属矿区依次出现幕阜山岩体→微斜长石伟晶岩→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钠长石伟晶岩→含铌钽的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该区含矿伟晶岩与幕阜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基本一致,表明该区伟晶岩为幕阜山花岗质岩浆结晶演化的产物。对比4种不同类型的伟晶岩发现,Sr元素含量与Nb、Ta的含量呈正相关。微斜长石伟晶岩至钠长石伟晶岩均呈现铕负异常,而含铌钽的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却呈现铕正异常,这可能与富含铌、钽、锂的碱质气水热液叠加自交代(钠化)相关。该区各类型伟晶岩是幕阜山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后期的产物,在伟晶岩原结晶阶段时Nb、Ta等成矿物质发生初步富集,而含铌钽的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可能为富含铌、钽、锂的碱质气水热液叠加自交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In this work,the unique starlike La-doped ZnO-SiO2 photocatalysts were constructed by an evaporation and calcin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in detail.UV-vis reflectance and DFT calculation confirm that the doping with La allows to obtain a decrease of band gap of ZnO/SiO_2,which enhances visible light absorbance and oxidizing ability.The photoluminescence intensity reduces greatly,indicating more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the photo generated carriers of La-doped ZnO-SiO2.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Ladoped ZnO-SiO2 with different doping ratios under simulated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were evaluated with malachite green(MG) as a model pollutant.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including solution pH of 8,15 mg/L of MG solution and 15 mg of catalyst dosage,0.2% La-ZnO-SiO2 exhibits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in photodegradations of MG in water.The removal and mineralization efficiency of MG can reach 96.1%and 70.9% in 140 min,respectively.The as-prepared catalysts present superior stability and recyclability after four times reuse.Moreover,selective quench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hydroxyl radical(·OH),hole(h~+) and superoxide radical(·O_2~-) are the main reactive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MG degradation.Possible mechanism for photocatalytic elimination of MG over La-doped ZnO/SiO_2 photocatalyst is finally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