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03篇
  免费   1808篇
  国内免费   1291篇
工业技术   42502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1136篇
  2022年   955篇
  2021年   1187篇
  2020年   1111篇
  2019年   1181篇
  2018年   556篇
  2017年   901篇
  2016年   1068篇
  2015年   1302篇
  2014年   2692篇
  2013年   2007篇
  2012年   2226篇
  2011年   2158篇
  2010年   1876篇
  2009年   2158篇
  2008年   2458篇
  2007年   2053篇
  2006年   1674篇
  2005年   1650篇
  2004年   1383篇
  2003年   1171篇
  2002年   1053篇
  2001年   927篇
  2000年   898篇
  1999年   776篇
  1998年   676篇
  1997年   661篇
  1996年   685篇
  1995年   624篇
  1994年   597篇
  1993年   479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443篇
  1990年   422篇
  1989年   388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延迟裂纹是管道的一种严重缺陷,具有延迟性,一般在焊接完成之后的数小时、数天或更长时间内出现,其出现一般为突发出现,无明显征兆,可导致管道的突然开裂。因此,延迟时间的不确定性对长输管道运行安全埋下重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延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高质量的进行管线施工和保证输送管线的可靠运行,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铸造技术》2015,(12):2836-2838
采用自主设计的微动疲劳加载设备对机械部件使用的TA16、DD6及FGH95三种合金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合金材料的初始疲劳裂纹首先出现在材料和微动垫相互接触的区域,这说明这种微动疲劳加载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DD6和FGH95合金材料的微动疲劳寿命比TA16材料的要高。  相似文献   
24.
耐久性是阻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原因。介绍了美国能源部与日本燃料电池商业化推进协会的加速测试方法,对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特点、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湿度循环、负载循环、启停循环、开路电压等工况下性能衰减的机理及主要材料的腐蚀特点。总结了提高燃料电池耐久性的方法和测试手段的进展。  相似文献   
25.
文章通过某型摆式积分加速度计(PIGA)的结构,建立其误差模型,分析了影响加速度计精度寿命的主要因素,根据其结构特点提出延长加速度计精度寿命的可行性,对于增加加速度计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6.
27.
讨论高铬铁素体耐热钢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及争议。介绍造成高铬铁素体耐热钢管发生早期损毁的主要原因——焊接热影响区的Ⅳ型开裂;分析国外高铬铁素体耐热钢管母材和焊接接头横向的蠕变断裂特性,及该产品国产化进展情况和国内产品的蠕变特性;解析T/P/G91钢的Ⅱ型化学成分设计及存在的异议;探讨高铬铁素体耐热钢蠕变的宏观力学规律和微观演化动力,以及焊缝热影响区蠕变劣化比母材快和G91钢焊缝金属化学成分附加w(Mn+Ni)≤1.4%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28.
正0引言我公司有两条2 500 t/d的熟料生产线,于2000年先后投产,现正常生产,随着近年来对耐火材料使用的技术攻关和精心管控,烧成带窑砖使用寿命超过40个月。下面就我公司的延长耐火砖寿命的工艺管理措施进行介绍,供借鉴研讨。  相似文献   
29.
梳理了近10年来国内外净化领域对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研究的进展及国际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总结了现行国家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介绍了标准修订过程中的主要研究工作。解读了标准体系的主要修订内容。  相似文献   
30.
严杰文  魏纯 《中国计量》2020,(1):40-41,70
改革开放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更加呈现出区域性、集群分布的特点。产业集成度发展越来越高,对于产业链中检测的共性需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过程控制,企业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监控等,还没有系统的技术承担力量,或大部分均由企业自己承担解决。为有效提升集群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培养一批质量效益一流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国家在战略层面提出计量技术新概念——产业计量,希望计量能通过量值技术建立产业链、生产环节以及产品使用周期内的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