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52篇
  免费   8641篇
  国内免费   5156篇
工业技术   109249篇
  2024年   811篇
  2023年   2781篇
  2022年   2685篇
  2021年   2998篇
  2020年   2865篇
  2019年   3095篇
  2018年   1707篇
  2017年   2632篇
  2016年   2853篇
  2015年   3643篇
  2014年   6012篇
  2013年   4772篇
  2012年   5992篇
  2011年   6164篇
  2010年   6079篇
  2009年   6244篇
  2008年   7015篇
  2007年   6291篇
  2006年   5409篇
  2005年   4973篇
  2004年   4223篇
  2003年   3715篇
  2002年   2888篇
  2001年   2468篇
  2000年   1982篇
  1999年   1537篇
  1998年   1342篇
  1997年   1126篇
  1996年   926篇
  1995年   829篇
  1994年   618篇
  1993年   529篇
  1992年   531篇
  1991年   430篇
  1990年   409篇
  1989年   400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配制了不同人工砂取代率、石粉含量、粉煤灰含量的混凝土, 对比了每组混凝土的坍落度, 研究了3 d、28 d龄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结果表明: 最优配比的人工砂取代率、石粉含量和粉煤灰含量分别为10%、3%和5%, 此时28 d抗压强度为40.1 MPa, 满足30 MPa的混凝土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54.
55.
么大锁 《机电工程》2020,37(7):795-800
针对汽车引擎盖外板拉延成形容易产生起皱、破裂、拉延不充分等缺陷的问题,对影响引擎盖外板成形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运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压边力、凸凹模间隙、摩擦因数、拉延筋高度、冲压速度对引擎盖外板拉延成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法和极差分析法,以最大减薄率为优化目标,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确定了各因素对引擎盖外板最大减薄率影响主次顺序的优化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最大减薄率的显著因素;应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模拟仿真,获得了良好的拉延成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试模,获得的引擎盖外板最大减薄率为19.585%,最大增厚率为1.047%,成形质量较好;应用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数值模拟技术能够提高引擎盖外板成形质量,减少试模次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6.
尽管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增长放缓,增长从2012年的双位数13%到2014年的5%,不过一些品类升级消费的趋势仍很明显。凯度消费者指数(Kantar Worldpanel)截至2014年12月26号的52周的数据显示,牙膏在消费者升级的带动下销额增长了8%。然而,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并非很盲目很任性,主要  相似文献   
57.
针对非线性时变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子系统的辨识方法,用于时变多自由度(multiple degree-of-freedom,简称MDOF)系统中非线性的定位和估计,并且无需关于系统的先验知识。所提出的新方法提供一个连续时间模型,MDOF系统按照自由度被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设计正交化算法和误差减小率(error reduction ratio, 简称ERR),可以确定子系统中质量和自由度之间的线性及非线性连接的所有信息。在辨识过程中,时变参数的时间表达式可以由新方法准确给出。用一个3自由度(degree-of-freedom, 简称DOF)集中质量系统和一个机械臂结构的辨识过程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由于简单性及高效性,此方法将在实际工程中取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
对胶结充填体在深井开采过程中受到高温影响进行研究,分别将试件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之后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分析温度、浓度和灰砂比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充填体的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充填体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先后顺序为灰砂比、温度、浓度。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在浓度和灰砂比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充填体试件强度先增大后减少,在150℃附近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9.
60.
将镍基石墨烯薄膜应用在IGBT模块散热方面,提出了镍基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工艺,并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仪等对镍基石墨烯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 A/dm~2时,镍基石墨烯薄膜中的有大量的Ni和C元素,镍基石墨烯薄膜中的石墨烯平均粒径为32.5 nm。当脉冲电流密度为1 A/dm~2时,镍基石墨烯薄转移镍基石墨烯薄膜后的S1芯片的散热效果较好。当脉冲电流密度为2 A/dm~2时,镍基石墨烯薄转移镍基石墨烯薄膜后的S2芯片的散热效果最好,其最大散热量为1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