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33篇
  免费   4863篇
  国内免费   3030篇
工业技术   110526篇
  2024年   613篇
  2023年   2320篇
  2022年   2182篇
  2021年   2822篇
  2020年   2523篇
  2019年   2644篇
  2018年   1264篇
  2017年   2122篇
  2016年   2493篇
  2015年   3059篇
  2014年   6062篇
  2013年   4454篇
  2012年   5569篇
  2011年   5554篇
  2010年   5072篇
  2009年   5384篇
  2008年   7449篇
  2007年   5847篇
  2006年   4676篇
  2005年   4714篇
  2004年   4540篇
  2003年   3897篇
  2002年   3047篇
  2001年   2790篇
  2000年   2199篇
  1999年   1785篇
  1998年   1742篇
  1997年   1893篇
  1996年   1694篇
  1995年   1664篇
  1994年   1437篇
  1993年   1340篇
  1992年   1223篇
  1991年   1270篇
  1990年   1289篇
  1989年   1373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解决三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分辨率过低、光学探测仪器成本高昂的困扰,设计了以STM32为核心的NO_2电化学传感器监测系统,利用低成本高分辨率电化学传感技术测量大气中NO_2的体积分数。实验表明:-10~10℃时传感器响应时间T90受温度影响严重,传感器灵敏度温度特性曲线S (T)=0. 197 60+0. 002 13T-0. 001 21T2(-10℃相似文献   
42.
选用含铌0.09%和不含铌的两种铸坯,将铸坯分别加热至不同温度,并保温30 min后进行淬火处理,利用JEM-2011透射显微镜对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同时在扫描电镜下确定铸态组织中黑色物质的形貌,通过观察析出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数量分布情况,分析比较取向硅钢在含Nb和不含Nb两种状态下析出物的固溶温度。结果表明:含铌取向硅钢铸坯的晶粒尺寸与不含铌铸坯的晶粒尺寸相比更加均匀细小,铌元素有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含Nb取向硅钢中析出物的完全固溶温度在1 250~1 300℃,不含Nb的析出物完全固溶温度在1 300℃以上,说明Nb能够明显降低析出物的完全固溶温度。  相似文献   
43.
44.
45.
对金冠铜业冷冻结晶法生产硫酸镍的工艺流程做了介绍,重点阐述了系统运行三年以来所作的优化改进;总结分析了生产实践中摸索的适合车间生产的工艺参数,确定了硫酸镍最佳生产模式;同时对硫酸镍产品中的铜的脱除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6.
为了满足高温高压配管用钢板较高的性能要求,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回火处理工艺对钢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正火+回火工艺,生产钢板获得铁素体+珠光体+少量贝氏体组织,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和硬度降低,屈服强度和韧性先升高再降低,塑性提高,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42CrMo4风机主轴结构尺寸、性能要求、材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原有锻后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制定出既能达到锻后热处理效果又经济节能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8.
李代强 《轮胎工业》2020,40(11):0684-0687
研究混炼工艺对含白炭黑的天然橡胶胎面胶硅烷化反应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胶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炭黑与硅烷偶联剂的硅烷化反应温度集中在135~150 ℃区间内,随着有效硅烷化反应时间的延长,硫化胶的损耗因子减小,生热降低,滞后性能改善;当混炼温度达到150 ℃后,有效硅烷化反应时间对硫化胶的生热和滞后性能影响变小;白炭黑良好的硅烷化反应有利于提高硫化胶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疫苗的冻干工艺、保障产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半成品,分为4组,每组10批次,采取不同的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进行冷冻干燥,检测冻干疫苗的病毒滴度、残余水分及外观,分析不同的冻干保温温度和时间对疫苗质量的影响。结果 4组各10批冻干疫苗的病毒滴度均在5.7 lg PFU/ml以上;水分含量均低于3%的标准要求,疫苗外观均能达到本公司质量标准。以(23±1)℃冻干10 h对疫苗的综合影响最小,(24±1)℃冻干10 h对疫苗病毒滴度的影响最大,而冻干疫苗中的残余水分随冻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存在明显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时间参数,温度低有利于疫苗活性的保护,温度高有利于水分的干燥;时间短有利于疫苗的活性,时间长有利于水分的干燥。因此,在保证外观的前提下,应综合验证冻干条件对不同疫苗的影响,采取合适的冻干时间和温度,以保障疫苗质量。  相似文献   
50.
针对反应釜夹套多种热/冷介质温度自动控制检测硬件复杂、实现困难等问题,分析了夹套介质切换操作过程,提出了基于推断识别的夹套介质自动切换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简化了系统硬件配置。通过记忆阀门操作推断识别夹套内当前介质,替代在线检测与分析物质成分检测系统。分析了影响压空时间的因素,关联了压空时间与压空用压缩空气压力的关系,并根据压空操作时间推断判定夹套介质压空终点,解决了传感器检测压空操作终点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推断识别的夹套介质自动切换控制系统,实际应用中克服了人工操作过程复杂、效率低和易出错等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介质切换的效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