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工业技术   13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据悉,一套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崔岗村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污水处理系统不仅不用电,还可以远程全自动控制,并且产生有机化肥。该套系统主要由进水格栅井、厌氧池、缺氧池、太阳能曝气池、沉淀池、湿地池等部分组成,使用太阳能微动力技术,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磷、氨氮及金属离子,最终使污水处理后达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再进行排放。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中,即使连续一  相似文献   
52.
某日晚,在小菜的家——小菜:啊!Shift键坏了,这可叫我怎么玩跑跑啊,都这么晚了,到哪里去买键盘。给虾哥打个电话吧,上帝保佑它有办法。  相似文献   
53.
Ti-1023合金的微动疲劳及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近β钛合金Ti-10V-2Fe-3Al在740℃,2h,WQ+510℃,8h,AC状态下的微动疲劳特性及防护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疲劳强度对微动损伤十分敏感,下降幅度达66%。疲劳损伤主要以脱层形式出现,微动损伤诱发疲劳裂纹是导致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离子注入、离子镀、离子氮化和DJB-823固体薄膜保护等表面强化工艺对该合金的微动疲劳防护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54.
微动开关抽象为几何非线性平面弹性梁柱系统,然后依其静态过程的非常规特性,构造了静态非常规模型即非常规定解方程及其解法,并给出了计算机模拟方法,文中以AK型微动形状为典型实例,给出了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55.
结合机电元件电接触的实际,以微动开关为例,构造了电接触热过程有限元之模型,并追随电接触全过程,构造了每个过程的计算模型,给出了计算机模拟方法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6.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组织观察,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微动磨损测试等试验方法,对一种随钻仪器无磁钻铤的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随钻仪器钻铤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微动磨损,在工件过渡锥角根部形成了环形磨损凹槽。环形磨损不仅使钻铤有效直径减小,而且在带有弯曲的复杂载荷下,易在环形磨损处造成很强的应力集中,最终导致工件的断裂。环形磨损的产生是由于工件装配结构所致,但钻铤取材于原材料锻件半径的1/2位置偏内,此处晶粒较为粗大,硬度低,在同等工况下磨损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57.
张晓化  刘道新 《材料工程》2006,(9):31-35,41
研究了Ti811钛合金表面电火花强化层的界面成分分布、耐磨和微动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0Cr18Ni9合金为电极材料在Ti811钛合金表面进行电火花处理可以形成合金层,显著提高了钛合金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但由于合金层硬度高,韧性较低,在微动疲劳(FF)过程中易萌生裂纹并快速扩展进入基体,致使高温下钛合金FF抗力降低.对电火花强化层进行喷丸强化(SP)后处理能够使钛合金FF抗力恢复到裸件的水平.  相似文献   
58.
本文综述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背景、含义、意义、现状及应用前景,并提出我国发展MEMS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59.
通过表格明确了现场消防设备及其电气控制装置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设计中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60.
目标微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7,自引:8,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钊文  刘永祥  黎湘 《电子学报》2007,35(3):520-525
目标特征控制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目标探测与识别任务的技术难度.随着先进传感器的测量能力和信号处理水平的提高,对目标微动特性的测量和分析正在成为当前目标探测与识别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本文在目标微动的概念、目标微动对电磁波的调制效应、目标微动特征处理与分析技术进展、目标微动特性应用领域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介绍和分析,最后对目标微动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难点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