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59篇
  免费   3838篇
  国内免费   3066篇
工业技术   96163篇
  2024年   616篇
  2023年   2079篇
  2022年   1861篇
  2021年   1993篇
  2020年   1706篇
  2019年   1858篇
  2018年   891篇
  2017年   1443篇
  2016年   1670篇
  2015年   2144篇
  2014年   4929篇
  2013年   4238篇
  2012年   5772篇
  2011年   6029篇
  2010年   4368篇
  2009年   4542篇
  2008年   5063篇
  2007年   4529篇
  2006年   4036篇
  2005年   3718篇
  2004年   3347篇
  2003年   3151篇
  2002年   2642篇
  2001年   2603篇
  2000年   2450篇
  1999年   1968篇
  1998年   2160篇
  1997年   2008篇
  1996年   1941篇
  1995年   1871篇
  1994年   1616篇
  1993年   1416篇
  1992年   1559篇
  1991年   1363篇
  1990年   1171篇
  1989年   1032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天然气中甲烷和乙烷直接转化制乙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气中的甲烷和乙烷可以同时在Na2WO4-Mn/SiO2催化剂上得到活化生成乙烯。在甲烷转化率为20%时,原料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生成C2+的选择性为~80%,原料乙烷反应的转化率为~85%,选择性为~70%。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流体法研究了对45钢铁素体及奥氏体作氮碳共渗处理的工艺;为便于比较,同时对45钢进行了淬火+低温回火处理。通过金相观察,显微硬度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两种氮碳共渗系数及耐磨性能,并使用轮廓仪测定了试样表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奥氏体氮碳共渗后试样表面的化合物层由两层组成,表层为Fe3N次表层为富含氮、碳的马氏体及奥氏全;而经铁素体氮碳共渗处理的试样,其表面的化合物层只有一层(由Fe3N及少量的  相似文献   
103.
104.
新型陶瓷刚玉砂带及其磨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5.
叶志镇  谢琪 《半导体学报》1996,17(12):932-935
本文报道了自己研制的一台超高真空化学汽相溶积系统,本底真空达10^-7Pa。该系统配有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可对衬底表面清洁状况、外延层厚度等进行在线监控。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相变增韧陶瓷及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动态疲劳(恒应力速率)试验中高应力速率区断裂应力下降现象的理论分析,发现这种现象与材料的阻力特性(R-curve)密切相关。确立的σ_f-σ理论关系能够很好地描述整个应力速率区间内的动态疲劳试验结果。高应力速率区σ_f-σ在双对数坐标下为负斜率直线,直线斜率为(m为阻力曲线KR=k(△a)~m的指数),断裂主要由材料阻力行为控制;低应力速率区,σ_f-σ在双对数坐标下为正斜率直线,直线斜率为 (n为应力腐蚀指数),断裂主要由材料应力腐蚀行为控制。建立了测定材料阻力特性的一种新方法,分别用这种方法及压痕/弯曲方法对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的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测定,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7.
金刚石车削非轴对称光学表面,要求车刀在轴向能作高速微位移运动。一般的位移驱动装置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本文用压电陶瓷补偿器作为刀具的微位驱动装置,实现了非轴对称光学表面的金刚石车削加工,并获得了满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FRAM是一种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可以克服目前现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缺陷和限制。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并把它与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性能特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9.
110.
李式模  邵皓平 《低温工程》1996,(4):48-52,54
概述回热式气体制冷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对PT,G-M,St和Boreas等各种制冷机的重大技术革新进行了扼要介绍,指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