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3篇
工业技术   4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CCCD—SHPB(CentralCrackedCircularDisk—SplitHopkinsonPressureBar)试验系统对花岗岩试件实施同一加载速率、不同温度下的纯I加载试验,进而研究环境温度对岩石类材料动态断裂性能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控制加载脉冲,使得测试试件的加载速率基本一致,测得不同温度下试件两端平均栽荷P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将最大P-max心裂纹圆盘应力强度因子墨公式,获得不同温度下中心裂纹巴西圆盘岩石试件的动态断裂韧度蜀。。测试结果表明,温度处于10—100℃时,花岗岩动态断裂韧度K-Id温度的升高逐步下降,近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2.
确定动态劈裂裂纹起裂和扩展特性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直径10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大理岩巴西圆盘进行了动态劈裂试验。在试样表面加载直径方向粘贴一系列电阻应变片,用来记录试样加载直径上各点的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记录的应变历程,可以判断劈裂试样的起裂应变、起裂位置和时刻,以及裂纹的扩展顺序和裂纹扩展的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裂纹的起裂对应着该点的应变历程上应变值的突变。裂纹起裂一般并不在试样中心,而是偏向中心和入射杆撞击端之间的某一点,然后裂纹沿加载直径向两个相反方向发展,直至试样完全劈裂为比较大的两部分。裂纹扩展的速度大约为400~800 m/s,试样从开始起裂到完全裂开的破坏时间约为几十个μs。当应变率比较低时,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的分岔点比较少,因而破坏形态较好,当应变率比较高时,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的分岔点比较多,破坏形态也比较多。因此,在巴西圆盘加载直径上粘贴一系列应变片来研究脆性材料的动态起裂和扩展特性,是一种简便高效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3.
利用直径50 mm的霍普金森试验装置,对长径比为0.5的三种岩石进行动态平台巴西圆盘劈裂拉伸试验,分析了岩石试件在动态加载过程中能量的应变率效应、能量耗散特征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反射能与入射能比值大于50%,透射能与入射能比值在10%以内,试件耗散能与入射能比值在10%~45%,因此,试件端部粉碎三角区的面积大小存在差异;在进行冲击试验过程中为提高岩石试件破碎的能量利用率,需尽量避开应变率200~300 s-1范围;岩石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峰值的对数与能量耗散的对数具有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4.
采用Φ74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装置,对两种尺寸聚丙烯细纤维和一种尺寸聚丙烯粗纤维单掺及混掺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对比分析粗、细纤维及不同纤维掺量比的多尺寸纤维混凝土试件在五种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强度、动态压缩变形、动态压缩韧性和破坏特征,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应变率的增加,素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压缩强度、动态压缩变形和动态压缩韧性表现出显著的应变率效应;在试验应变率范围内,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最高,相对素混凝土增幅为132.36%~213.85%;多尺寸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增长因子与素混凝土基本一致;掺入多尺寸聚丙烯纤维可有效增大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峰值应变和动态极限应变;多尺寸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极限韧性较高,其中细聚丙烯纤维含量为1.2kg/m~3时混凝土动态极限韧性最高,增幅为121.11%。  相似文献   
95.
选用两种聚丙烯细纤维及一种聚丙烯粗纤维,制备了9组纤维掺量比不同的混凝土试件。采用变截面大尺寸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进行了冲击压缩试验,研究了在0.4 MPa冲击气压作用下,不同纤维掺量比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基于引入损伤的Z-W-T本构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单掺粗纤维可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且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破坏前的抗冲击性能,单掺细纤维主要是提高混凝土破坏后的抗冲击性能,而混掺纤维混凝土各个时期的抗冲击性能均得到提高,其中多尺寸纤维混掺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掺砂量(与干土的质量比)对水泥粉质黏土冲击压缩强度及能量吸收特征的影响,采用Φ 50 mm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装置对不同掺砂量的水泥粉质黏土进行了0.4 MPa冲击气压下的冲击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水泥粉质黏土(未掺砂)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分为弹性阶段、屈服硬化阶段及破坏阶段,而随着掺砂量的逐渐增加,水泥砂浆固化粉质黏土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中屈服阶段愈加不明显,出现了理想的塑性阶段;水泥砂浆固化粉质黏土的冲击压缩强度随掺砂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掺砂量为10%时达到最大平均动强度9.56 MPa,较普通水泥土强度提高9.79%;水泥砂浆固化粉质黏土的吸收能随冲击压缩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97.
掌握玻璃陶瓷MACOR的拉伸性能,对于其在航空航天、国防和其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材料科学本身而言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使用巴西圆盘实验方法研究了加载速率对MACOR拉伸强度的影响。静态实验是在MTS试验机上完成的,动态实验是在6.35mmSHPB实验装置中完成的。脉冲整形技术被用于实现试件两端力的动态平衡,以消除惯性效应的影响,从而实现准静态应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ACOR的拉伸强度与加载率相关,拉伸强度作为加载率的函数,当加载速率从0增加到5780GPa/s时,MACOR的拉伸强度从26MPa增大到50MPa。  相似文献   
98.
聚氨酯夹芯整体层连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中空层连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夹芯复合材料,主要由经纱与纬纱编织组成的表层和连接2个表层的具有特殊结构的芯部整体编织而成.本文简述了整体中空层连复合材料的复合成型工艺及填充聚氨酯发泡剂的过程,并以高度为25mm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的玻璃纤维整体中空层连复合材料为例,采用INSTRON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进行平压实验;经向和纬向的侧压实验以及弯曲实验等,以测量该种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获得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同时,文章还采用37mm的SHPB装置,对该种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得到了材料在动态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该种材料的动态吸能特性以及破坏模式,并对比分析了整体中空层连复合材料经向和纬向的性能差异,得到一些有益结论.为此新型材料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
本文利用SHPB(th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装置对玻璃纤维/环氧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高应变率(4000s^-1,5000s^-1,6000s^-1)下的动态压缩性质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玻纤/环氧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应变率敏感材料。  相似文献   
100.
玻纤/环氧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装置对玻璃纤维/环氧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高应变率(4000s-1,5000s-1,6000s-1)下的动态压缩性质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玻纤/环氧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应变率敏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