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32篇
  免费   8895篇
  国内免费   8327篇
工业技术   194554篇
  2024年   1088篇
  2023年   3874篇
  2022年   3419篇
  2021年   4423篇
  2020年   3781篇
  2019年   4430篇
  2018年   2291篇
  2017年   3654篇
  2016年   4326篇
  2015年   5744篇
  2014年   10951篇
  2013年   8613篇
  2012年   11575篇
  2011年   12673篇
  2010年   9883篇
  2009年   11422篇
  2008年   12559篇
  2007年   10785篇
  2006年   9638篇
  2005年   8475篇
  2004年   6987篇
  2003年   5615篇
  2002年   4864篇
  2001年   4457篇
  2000年   4138篇
  1999年   3262篇
  1998年   2764篇
  1997年   2648篇
  1996年   2530篇
  1995年   2382篇
  1994年   2012篇
  1993年   2098篇
  1992年   2143篇
  1991年   1773篇
  1990年   1459篇
  1989年   1365篇
  1988年   171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200、400、600、800(PEG200、PEG400、PEG600、PEG80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苯基-1,2-乙二醇、中和剂三乙胺(TEA)、甲乙酮肟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阴离子聚氨酯分散剂.通过FTIR、GPC、TG表征了分散剂的结构与性能.利用自制的分散剂采用研磨法制备了液体靛蓝分散液,以液体靛蓝分散液粒径、离心稳定性、储存稳定性为指标,探讨了分散剂链长、用量对分散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1 h后,以PEG400为软段合成的聚氨酯分散剂用量为染料质量的60%时制备的液体靛蓝粒径为277.1 nm,1000 r/min离心稳定性达到93.98%,3000 r/min离心稳定性为51.13%,常温放置7 d后粒径变化在20 nm以内,染色后织物的颜色深度(K/S)为10左右,约是粉状靛蓝染色K/S的2倍,染色织物的颜色性能并未改变,SEM显示分散体颗粒大小分布均匀,与分散剂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MF)和木质素85A相比,其分散体系稳定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2.
基于ABAQUS的显式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式动力学(The Explicit Dynamic)是针对隐式求解器的一个补充,其分析方法对于求解广泛、各类非线性结构力学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显式方法中的单个增量步取决于模型的最高固有频率,与持续时间、载荷类型无关。ABAQUS/Explicit主要用于碰撞、接触以及失效分析。探讨了ABAQUS显式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求解的问题,对显示动力学分析方法中的求解算法、稳定时间极限和能量平衡问题进行研究,给出了显示动力学分析的一般性分析方法。通过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应用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实际工业生产中的碰撞问题、复杂的接触问题以及复杂的后屈曲问题,可为显式动力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63.
γ-十一内酯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化工原料。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石墨烯负载的Pd-Co催化剂(Pd-Co(x∶y)/G;x∶y为Pd与Co的质量比)并将其应用于催化剂正辛醇和丙烯酸合成γ-十一内酯的反应。对所制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进行表征。同时,考查不同因素对于反应的影响,最终得到γ-十一内酯的产率为85%的极佳结果。  相似文献   
64.
油墨是印刷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所以对油墨的性能进行测定有利于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对油墨的某些性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油墨影响印刷成品质量的因素有:油墨粘度、油墨的乳化率、油墨的转移率、油墨的干燥性能等等。下文是笔者经过亲身试验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些油墨性能参数的测定方法。油墨的粘度是左右油墨的传递性能、印品的墨层厚  相似文献   
65.
文章是针对具有倒钩几何形状的凹穴进行五轴NC加工时所产生的干涉碰撞问题,利用Openregion及向量的概念,提出一简单的方法来调整刀具的方位。此方法首先将要加工的凹穴曲面转换为离散的点数据后,然后将工件作2D切层,并进行切层之间的比较,以取得每一倒钩区开始的高度值(即Open-region发生的位置),最后作NC加工刀具路径的规划。无干涉的刀轴轴向是采用初始轴向及干涉检测两阶段式的方式来决定,初始刀轴轴向是利用在Open-region轮廓所得的点数据与CC point间所产生的向量,根据向量间的角度判断所得。完成了初始刀轴轴向的选取后,接着作干涉检测,若有干涉的现象,则做刀轴轴向修正的动作,如此反复直到没有干涉为止。  相似文献   
66.
侧面碰撞是重要的汽车安全性评价指标,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B柱结构起到重要的缓冲吸能和保护乘员的功能。基于碰撞法规,对汽车侧面碰撞进行分析,采取补丁板结构对B柱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侧面碰撞工况特点,建立B柱、安装支架、台车等组成的碰撞模型,对比不同速度下B柱各测点的侵入量、侵入速度和变形量的变化;基于分析结果,对补丁板结构进行设计;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将设计方案应用于某车型的优化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可知:在B柱碰撞变形关键区域增加补丁板进行局部强化,B柱其它区域不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实现轻量化设计;采用补丁板结构的B柱设计可在降低侧面碰撞侵入量的同时实现B柱轻量化效果,较原设计重量减轻29.2%,各位置测量点的侵入量最高减少18.6%(D4位置);将该补丁板结构应用于某车型改进设计,仿真计算与试验侵入量相对偏差小于5%,改进B柱结构后的轿车碰撞仿真模型也较为准确,侧面碰撞试验中改进后的被试品轿车各项乘员安全评价指标全部达到法规要求;对比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准确性,为同类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7.
《软件工程师》2019,(2):32-34
针对市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沟通交流便利性的问题,本文以A城市为例,设计出市政管理系统,功能包含报修管理,派单管理,维修人员维修登记,维修单审核等六个模块,系统以B/S模式为基础,实现管理一体化、规范化,使得市政管理人员高效与管理中心进行信息交互,提升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8.
阐述了低压电容器装置运行的布置、参数调节、投切方式、安装容量、额定电压的选择以及电容器装置运行对电网产生的影响;分析了低压电容器装置相移角、起动电流的选择,总结了维修故障分析、日常巡检及注意事项,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实现节约电能,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69.
么大锁 《机电工程》2020,37(7):795-800
针对汽车引擎盖外板拉延成形容易产生起皱、破裂、拉延不充分等缺陷的问题,对影响引擎盖外板成形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运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压边力、凸凹模间隙、摩擦因数、拉延筋高度、冲压速度对引擎盖外板拉延成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法和极差分析法,以最大减薄率为优化目标,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确定了各因素对引擎盖外板最大减薄率影响主次顺序的优化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最大减薄率的显著因素;应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模拟仿真,获得了良好的拉延成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试模,获得的引擎盖外板最大减薄率为19.585%,最大增厚率为1.047%,成形质量较好;应用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数值模拟技术能够提高引擎盖外板成形质量,减少试模次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0.
We propose an analytical model to evaluate the lightpath blocking performance for a single ROADM node with intra-node add/drop contention,in which the number of lightpaths that can be added/dropped with the same wavelength is limited by the add/drop contention factor.Different models of traffic load per nodal degree are considered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nalytical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is effective in 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add/drop contention factor C and for variable offered loads at the node.The add/drop contention factor show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lightpath blocking performance and properly raising the contention facto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ghtpath blocking performance.When the add/drop contention factor C exceeds a certain level,the performance of a ROADM with intra-node contention is close to that of a contentionless ROA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