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12篇
政治法律   9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诉权与刑事审判监督权的关系,在检察机关内部长期存在着认识误区。公诉权与审判监督权集于一体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公诉权与刑事审判监督权应独立行使,在人民检察院内部增设审判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72.
在传统诉权理论影响下依据私法一元论、诉讼法一元论以及平行二元论建立的民事诉讼法学理论,自身都有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传统诉权理论以"因何可以提起诉讼"这一命题为出发点,力图根据诉权的来源及性质说明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关系。现代诉权理论产生后,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推动了诉权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在民事诉权诸学说中,权利保护请求权说和纠纷解决请求权说由于强调各自的诉权要件,因此克服了抽象诉权说过于笼统、内容空洞的缺陷.但是其必然会导致对诉权本身的审查成为诉讼程序的内容,诉权成为程序内的诉权的结果,从而丧失了解释缘何可以开启诉讼的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诉讼要件并不是诉权构成要件,诉权应当是启动诉讼程序的权利.  相似文献   
74.
“私了”案件是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或其家属,以给予被害人一定的经济补偿为条件,而要求被害人不报案或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情况。目前,案件“私了”在农村比较突出。案件“私了”,在一定程度上使当事人的私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减少了司法机关的工作,避免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同时,案件“私了”也产生一些弊端,如对依法应当公诉的案件,当事人双方通过“私了”解决,势必丧失了国家公权力的保护,缺乏法律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可见,案件“私了”和公诉权的行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司法实践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构造中控诉、辩护、裁判职能运行状况的分析,指出刑事诉讼构造中各项权力之间强弱悬殊且缺乏制约,控辩审三角结构明显失衡,故提出应按照对等、公开、参与的原则重新进行分权与制衡。具体包括公诉权与刑事裁量权的再平衡、辩护权与侦查权的再平衡、辩护权与裁判权的再平衡。也即制约侦查权和刑事裁量权,强化辩护权,提升刑事诉讼构造主体参与诉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控辩审三者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76.
77.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诉制度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当事人的权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尚未确立行政公诉制度.阐释行政公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目前行政诉讼中有关行政公诉的现状、缺陷,论证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立法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78.
李彩红 《理论前沿》2005,(19):43-44
本文论述了上诉权与审判权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四个方面冲突,从法理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使上诉权与审判权实现制约与平衡的四个途径,对于缓解上诉权与审判权的冲突,实现二者利益的合理配置,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公诉权和刑事审判监督权的关系界定入手,深入分析公诉权与审判监督权统一行使的利与弊,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增加出庭公诉人的方式实现公诉权与审判监督权统一行使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80.
行政诉权是请求法院做出公正裁判的权利,其内容包括起诉权、获得行政裁判权和得到公正裁判权。它是对公民独立人格的肯定、是对公民与政府新型平等关系的确认、是对公民"行政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