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6篇
政治法律   2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来信     
《南风窗》2012,(14):12-12
制度与人并非简单对立的关系,不应让抽象的"制度"二字成为不作为的辩护理由。诚然,宏观制度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所面对的绝大多数是微观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在各自专业领域从操作层面予以解决。即便是面对那些关涉宏观制度的问题,我们亦非无所作为。制度由人创设并由人具体执行。人与制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所以,面对"坏制度"的时候,我们仍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力图将制度的"坏"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2.
吴迪 《学习月刊》2012,(12):21-2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第一部著作,也是马克思深入市民社会探讨人的本质的奠基作。马克思以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核心概念,分析了人的本质及其内在结构,把人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通过异化私有财产运动而自我扬弃自我实现的过程。本文遵循马克思的这一思路,历史地考察异化概念的演变,分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及其相互关系,以揭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内核。异化一般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活动产生出对立面,而且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作用于主体本身。在西方哲学史上,异化这个概念是讲人的,是用于说明人的。  相似文献   
83.
皇帝之殇     
饮者 《法制博览》2008,(17):52-5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天下是皇帝个人的私有财产,人类都是皇帝的奴仆。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也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所以,“四万万人都想当皇帝”,“中国向来没有为平等自由起过战争,几千年来历史上的战争,都是大家要争皇位。”(孙中山语)  相似文献   
84.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根本法形式表述了公民私有合法财产的地位,明确了国家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与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同等保护,与之相适应,在刑法中亦应体现出对私有财产的同等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8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加,外国人到中国居住、生活的现象十分普遍。南京卡尔案的发生固然有其个案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西方关于个人住宅保护观念的差异。历史与国度差异中国历史上不重视私有财产和个人隐私保护。在奴隶社会,奴隶根本没有财产和隐私可言,奴隶主可以随便闯入奴隶家中,抢走奴隶的一切,甚至妻子、儿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各级官吏及其助手不仅可以随意进入百姓家中,统治者甚至通过推行保甲制度、连坐制度要求和鼓励百姓之间随时到  相似文献   
86.
陈旌亮 《学理论》2010,(8):64-6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初步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立足于人类主体上,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等等,提出了共产主义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主题,人性回归为目的的运动和原则。马克思从哲学语境到经济学语境对共产主义进行描述,为通向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他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论述带着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87.
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10月1日起施行。专家称此法颁布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最终在这部法律中得以明确。除平等保护公私财产外,物权法还加大了对公有财产的保护力度,并回答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抵押、转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如何续期,  相似文献   
88.
2004年"私产入宪"是我国公民财产权保护的一大历史跃进,它彰显了国家对个人财产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从本质上来看,与宪法关系最密切的行政法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上应该大有作为,然而由于理论研究的欠缺和惯性思维的使然,我们往往将行政法上的公民私有财产权等同于民法上的权利,导致公民私有财产权在行政法保护上的弱化。因此,在行政法上对私有财产权的地位进行界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9.
第四次修宪的草案已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其中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相关条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从近代西方宪政理论出发探讨了"保护私有财产"入宪的必要性,回顾了我国1949年以来改宪的历程以及现行宪法在保护私产方面的缺陷,并指出修完保护私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落实宪法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这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宪法意义上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内涵,明确私产保护入宪的经济意义,转变对私产保护的错误观念,完善私有财产保护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