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8篇
政治法律   36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在理论法学研究中,法律文化概念虽相当常用,但并无一大致公认的涵义,这也影响到了概念自身的合法性问题。本文从对千叶正士之法律文化概念构建模式的评析出发,去探求“一个精确明了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法律文化概念的难求(千叶之结)原因所在;并通过对哈特构建法律概念的认识论背景的分析,指出法律文化概念的构建应该是开放结构和复数意义上的,法史学、法人类学、法社会学等不同法学分支学科的法律文化概念构建模式均各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52.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证责任倒置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个重要内容 ,2 0 0 1年 1 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 4条也被认为是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较为完善的条款 ,但对于什么是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倒置与举证责任转移有何区分 ,《规定》第 4条作为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条款是否还有缺陷等问题 ,学界似乎少有关注 ,不少问题是悬而未决的  相似文献   
53.
"违宪审查"相关概念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岭 《法学杂志》2006,27(3):107-110
本文针对目前宪法学界存在的对违宪审查、司法审查、宪法诉讼、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宪法保障等概念的模糊认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4.
如今,许多企业引入了“末位淘汰”的考核机制,一旦在考核中垫底,可能就意味着饭碗不保。虽然企业内部的竞争氛围得到了加强,甚至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但员工因此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末位淘汰”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与之相关的法律概念是“不胜任工作”。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不胜任工作”是可能导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原因。但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需要留意的是,  相似文献   
55.
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和保障,现实中破坏选举的行为层出不穷。而破坏选举罪适用范围上过于狭窄,致使不少严重危害行为置于刑法的射程之外。因此,应将破坏选举罪适用范围扩展到相当范围的政治性选举活动,具体到我国,应包涵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选举、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各级人大代表法律议案表决活动等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选举。  相似文献   
56.
《党课》2006,(6):12-13
1.第一次提出党的纪律的科学概念 早在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就鲜明而尖锐地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这是革命导师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纪律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对色彩翻译的例证进行分析,指出尽管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同样的色彩具有同样的物理属性.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却不同.我们翻译时不能只局限于概念意义更要注意颜色的社会属性和联想意义.  相似文献   
58.
行政裁量和行政判断余地理论,可以有效确定人民法院所审查的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范围和界限。这不但有利于明晰司法权和行政权各自的界限,也有利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操作性问题.同时,该理论还将对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行政性证据材料的审查,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59.
李劲 《理论文萃》2007,(1):56-62
哈贝马斯的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首次明晰地阐述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与发展。“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描述的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向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生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公众。”①哈氏公共领域最关键的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60.
对民族问题的概念、结构以及产生的根源问题进行分析 ,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并把握世界范围内各种民族矛盾现象 ,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民族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