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1篇
政治法律   88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随着依法治国和司法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服刑人员人权保障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许多尚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其中,性权利作为服刑人员所享有的一种自然权利,却因受社会意识观念和国家法律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其本应合法享有的性权利成为被剥夺自由权的"殉葬品"。通过对服刑人员性权利现状实证调查,制约服刑人员性权利保障的因素有文化、政治、经济和法制等因素,把基本人权这一理念贯彻到解决服刑人员性权利问题的行为中去,积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不失为一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72.
邓红阳 《人大建设》2008,(10):23-24
服刑人员表现好不好,还不是由监狱说了算!在减刑的过程中,会不会有暗箱操作?是不是很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司法腐败?”这是不久前出现在河南大河论坛上的帖子,发帖者网名为“我是阳光”。  相似文献   
73.
鲁嘉微 《中国司法》2010,(11):109-109
为深入贯彻落实“首要标准”,赣西监狱积极创新教育改造手段,于2009年5月创办了教育改造网,开设了服刑人员“高墙博客”,成为监狱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坚实平台和服刑人员表达诉求、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4.
《人民调解》2008,(4):21-21
今年1月7日,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峡办事处赴河北女子监狱开展了一场特殊的个别亲情帮教活动,帮助服刑人员家属实现了与女儿相见的心愿,以真诚行动践行了市南区“真情帮扶助回归”的服务理念,以贴心关怀演绎了一曲美妙的帮教赞歌。  相似文献   
75.
基层动态     
《人民调解》2008,(4):F0003-F0003
今年春节期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子房司法所工作人员带领9名社区服刑人员,拿着鸡蛋、肉等生活用品来到子房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相似文献   
76.
15年过去了,他终于又回到了这里,这个让他最惧怕最担心却又终难逃脱的地方。2008年4月8日,15年前脱逃的服刑人员周小军(化名)又回到了山西省忻州监狱。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江西省注重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创新以案促教的形式和载体,运用多种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  相似文献   
78.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某监狱的508名男性服刑人员的希望特质、社会适应及人际信任现状进行研究,并将希望划分为出监前的希望、出监时的希望及出监后的希望三个维度,将社会适应划分为回归社会前准备、遵守规则、人际适应及工作适应四个维度,探讨希望在人际信任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重新犯罪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一是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希望呈显著的负相关;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社会适应呈显著的正相关;服刑人员希望与社会适应相关不显著。二是服刑人员出监前的希望维度在人际信任与工作适应维度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服刑人员出监前的希望维度在人际信任与人际适应维度的关系间同样起部分中介作用。三是重新犯罪在服刑人员出监前的希望与工作适应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9.
李鸿 《人民调解》2008,(9):35-36
社区服刑人员由于其社会经历、文化教养、价值观念的不同,不良心理的表现也多种多样,笔者通过对全县10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的调查分析,认为其不良心理主要表现有自卑自弃心理、焦虑恐慌心理、抑郁悲观心理、冷漠消极心理、抵抗报复心理等五种形式。针对社区服刑人员不良心理的现状,笔者认为应树立平等、诚信、接纳的社区矫正理念,对他们的不良心理进行抑制和调控,提高其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培育其对人、对社会的信任和良好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消除反社会意识,使其顺利融人社会。  相似文献   
80.
公安部《关于实行破案追逃新机制的通知》有关网上追逃程序启动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要求。为充分发挥网上追逃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有必要修改上述规定,把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的裁定或收监执行的决定作为公安机关启动网上追逃程序的法律凭证,与此同时,也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建立健全“网上追逃”侦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