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政治法律   31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学理论》2016,(7)
"反向混淆"并非是商标侵权领域的传统概念。我国的商标法虽然并未规定反向混淆,但是司法实践中也陆续出现了多起反向混淆案件。此次的金阿欢诉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反向混淆的构成、认定标准等与传统商标侵权存在着差异。本文拟从"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出发,对反向混淆的认定及案件的判决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2.
93.
94.
商标     
《电子知识产权》2013,(12):17-17
北京一中院开庭审理“稻香村”商标案 12月10日,以苏州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为原告、商标评审委员会为被告、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三人的行政诉讼案,在北京市一中院开庭。这也是“北京稻香村”和“苏州稻香村”围绕商标正面交锋,前者注册“北京稻香村”商标,  相似文献   
95.
国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3,(9):14-17
华为、中兴在美337调查初裁获胜——ITC裁定华为、中兴在美国销售的无线电子设备并未侵犯相应专利,本案是华为、中兴经过艰难诉讼取得的第二起337调查案初裁获胜,客观反映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力地鼓舞了企业应诉信心。  相似文献   
96.
知识产权与标准全方位交织,即标准本体与著作权的交织、标准内容与专利权的交织、标准执行与商标权的交织。知识产权竞争策略的需要、标准对先进性与技术性的追求、标准本体需要受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标准执行需要监督的要求产生了知识产权与标准交织。知识产权与标准的交织引发了两者间的紧张关系,标准与著作权的交织产生了纳入法律的标准著作权与可获得性的紧张关系,标准与专利权的交织导致了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的问题,标准与商标权的交织暴露了我国认证认可制度的法律供应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正1987年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相似文献   
98.
2016年2月24日,距离美联社第一次刊发渔奴报道已将近一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这一天签署了一项新的法案:禁止进口由儿童和奴工生产的商品.这一法案填补了1930年关税法案中“消费需求”的漏洞,支持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行政长官严格执法. 在奥巴马签署这项法案前,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Catherine A.Novelli访问印尼时回应记者说:“美国确实有一项法律,规定进口任何由奴工生产的产品都是违法的.”然而,由于法律漏洞和复杂的政治关系,该法并没有得到完全执行.  相似文献   
99.
100.
郑志 《知识产权》2020,(5):74-80
假冒注册商标罪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与商标假冒侵权的构成存在交叉,有必要在犯罪客观要件构成的判断中吸收商标假冒侵权的判断标准。商标许可的存在应以合意说为标准,服务商标也应纳入刑法保护,相同商标是视觉上基本无差别的商标。同一种商品的判断以《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为参考,综合考虑一般公众的认识。商标使用的判断需要加入识别来源的功能性考量。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双相同也不会导致混淆,则可排除犯罪成立。在商品类别比对中应以核定使用的商品范围为据,但对连续三年不使用的商标不宜提供刑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