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35篇
  免费   3024篇
  国内免费   1793篇
医药卫生   91852篇
  2024年   341篇
  2023年   1258篇
  2022年   1138篇
  2021年   1476篇
  2020年   1589篇
  2019年   1650篇
  2018年   791篇
  2017年   1591篇
  2016年   1811篇
  2015年   2097篇
  2014年   3779篇
  2013年   3835篇
  2012年   4867篇
  2011年   5272篇
  2010年   5076篇
  2009年   5122篇
  2008年   5623篇
  2007年   5309篇
  2006年   4860篇
  2005年   5150篇
  2004年   4462篇
  2003年   4258篇
  2002年   3684篇
  2001年   3388篇
  2000年   2492篇
  1999年   2057篇
  1998年   1670篇
  1997年   1481篇
  1996年   1316篇
  1995年   1076篇
  1994年   794篇
  1993年   533篇
  1992年   516篇
  1991年   474篇
  1990年   339篇
  1989年   314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63例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司法鉴定中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表现特点及有关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163例颅脑外伤后司法鉴定案例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精神障碍诊断、智力损害和人格改变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最多见的是神经症样综合症(42·3%);智能损害中,IQ<70组伤前文化程度低于IQ≥70组(P<0·05),前者脑外伤程度则明显重于后者(P<0·01);人格改变组脑外伤程度重于无人格改变组(P<0·01),额及/或颞叶损伤病例组人格改变发生率高于无额及/或颞叶损伤病例组(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精神障碍多合并多种症状,且以智能损害最多见;轻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以神经症样综合症最多见。鉴定过程中除考虑外伤程度外还应综合考虑伤前文化程度、脑损伤部位、个体素质、环境因素,并注重把握鉴定时机,以求鉴定结论更为公正客观。  相似文献   
92.
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的差异表达,探讨它们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0例星形细胞肿瘤中不同级别的FHIT、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10例非肿瘤脑组织作对照。结果非肿瘤脑组织FHIT、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尽管在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FHIT、PCNA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FHIT、PCNA蛋白的表达可能与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之间的显著负相关,提示FHIT蛋白可能对细胞增殖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3.
肠道内营养自1858年Busch首次报道以来,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才产生肠内饮食配方并应用于临床,到8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肠黏膜具有屏障功能,它的功能失去将导致肠道内细菌移位[1].……  相似文献   
94.
698例颅脑外伤病人致痫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颅脑外伤病人癫痫发作的影响,初步探讨颅脑外伤病人癫痫发作机制及预防性用药方案。方法对698例颅脑外伤病人中发生外伤后癫痫的72例病人与未发生癫痫的626例病人,从性别、年龄、病情、脑皮层挫裂伤、脑出血、颅骨骨折、硬膜破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因素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探讨颅脑外伤病人癫痫发作机制及预防性用药方案。结果除性别因素外,年龄、病情、脑皮层挫裂伤、脑出血、颅骨骨折、硬膜破裂等因素皆与颅脑外伤后癫痫发生相关。结论年轻、病情重、脑皮层挫裂伤、脑出血、颅骨骨折、硬膜破裂等因素是颅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对于具有这些因素的颅脑外伤病人应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将癫痫发作次数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5.
张继东  夏群  苗军  金鸿宾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8):58-60,i0002
目的:应用改良的Marmarou致伤模具建立家兔直线加速型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的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 方法:取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共20只。①麻醉后将一个不锈钢垫(直径1cm,厚0.3cm)置于冠状缝及人字缝间,待家兔完全清醒后,俯卧于一块海绵垫上,采用加以改进的Marmarou致伤模具,以一铜制重450g圆柱体自1.5m高度的Plexiglas落体管内自由下落,撞击动物颅骨顶部钢垫,致伤冲击力为0.675kg&;#183;m。②同时麻醉状态下锯断家兔右侧尺骨中段。③术后1d处死致伤后家兔并解剖头颅,观察颅骨、脑组织损伤程度。取额顶部脑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显微结构变化。 结果:19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致伤后所有动物均未见颅骨骨折,脑组织外观无局灶性挫裂伤改变。多数出现大脑半球、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②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弥漫性脑损伤。 结论:①成功建立颅脑损伤与长管状骨骨折结合模型,且有较好的可重复性。②颅脑损伤模型损伤机制符合临床实际,为进一步研究脑损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提供了必备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经胃镜检查及活检有13例,其中仅6例(46.2%)确诊。予以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4例,全胃切除术2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5例患者在术后行辅助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化疗,1例放疗。8例(50.0%)获得5—20年的随访,其中6例存活5年,1例存活16年,另1例存活20年。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积极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7.
富玲  王晓敏 《新疆医学》2006,36(4):43-44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作用的抗癌药物,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的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一效应线性关系,给予较大的剂量会产生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剂量偏低会严重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治愈率。因此由于其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现将我院十年来恶性淋巴瘤应用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1病例资料例1女,10岁,车祸致头颅左额受伤0.5h,昏迷10min,频繁呕吐入院。查体不合作,T:38.40℃,R:26次/min,烦躁。GCS评分:12分。左眼睑青紫、肿胀,左眼角、眉弓、颧部擦挫裂伤2cm,左瞳直径2mm,光反射迟钝;右瞳散大,直径6mm,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无光感。眼底改变:右眼视盘苍白,颞侧动静脉血管出血,视网膜贫血。鼻腔和右耳道血性分泌物溢出,口腔内胃内容物残留。颈硬三指,颈前捻发感。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增强。头部CT示鞍上池变窄且密度增高,骨窗示蝶窦腔内密度增高,蝶骨斜形骨折,自左前向右后方行走;颈部CT示下颌正前方骨折…  相似文献   
99.
纳洛酮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纳洛酮对脑外伤的早期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纳洛酮治疗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4mg·kg-·1d-1治疗。观察病人的GCS评分、颅内压及头颅CT所示脑水肿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组在提高GCS评分、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CRP分别为(73.64±8.64)mg/L(、69.23±7.3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为(37.25±11.45)mg/L,对照组为(48.54±12.07)mg/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纳洛酮综合治疗脑外伤效果明显。②CRP可作为颅脑外伤病情及纳洛酮治疗效果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病人的发病年龄、性别、伤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经过2—6个月,按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良好者12例,中残者5例,重残者1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者3例,死亡率为14%。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本病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早期手术治疗本病,乃是多数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