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3篇
文化教育   27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写意性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观。其主要表现在对意象、情感的追求和以书写的笔法作画两大特点,其理论根源则基于中国传统儒道学说。在今天,对写意性传统的再认识,再发掘,、再发展应当顺应时代之变化,剔粗取精,在保有中国画写意性精神本质和中国文化民族特质不丢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应用Fura-2荧光染料技术和测定细胞存活率的方法研见了晶态S_iO_2的细胞毒性与C_a~(2+)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含C_a~(2+)介质中,晶态SiO_2的毒性作用,使细胞内游离C_a~(2+)浓度(〔C_a~(2+)〕_i)升高。SiO_2粉尘浓度越大,或作用时间越长,〔C_a~(2+)〕_i升高越大。在无C_a~(2+)介质中,未观察到〔C_a~(2+)〕_i的明显变化。〔C_a~(2+)〕_i的升高与细胞存活率降低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3.
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认为,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由间接话语这一叙事技巧,很好地体现了其文本的性别政治主张。一方面,这一叙事策略得以解构男权社会宏大叙事主题,重申女性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这一技巧使读者能够参与文本解读并得出自己对人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4.
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服务贸易或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实现服务业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提高服务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可以降低服务成本,进而降低商品生产和贸易或其他服务生产和贸易的成本,从而使自由化带来的收益得到延伸和放大。本文对服务贸易或其自由化的福利进行了分析,并借助于运输服务这一最典型的贸易性服务的开放,分析了服务贸易收益产生的源泉及其“溢出”的原理。  相似文献   
995.
哲学教学与学术风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教学首先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学术风格,然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育厚积薄发,自由思想的哲学精神,哲学学术风格的训练对其他一切人社会科学的学习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测定了经空间飞行处理和地面存留的番茄种子(ESE、EBS)和幼苗中活性氧代谢的某些指标.结果表明,SES和EBS之间的活性氧代谢存在明显的差异.SES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高于EBS.SES及其幼苗表现出比EBS较强的代谢强度,在萌发的起始阶段尤其如此.SES幼苗中的SOD活性和SES活性高于EBS,而MDA含量和产生速率比EBS低得多.以上结果提示,SES中保卫酶系统活性的增加,对于促进种子吸胀和萌发阶段膜结构的修复,维持膜结构的完整性以致提高种子的活力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引起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虽面临诸多问题,但前景看好。中国在东亚地区举足轻重,面对世界经济大势,中国在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审时度势,发展自己,发挥自身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与时俱进地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既凸显了“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也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肯定,并体现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极价值。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对劳动阐述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在当代中国的全新诠释。  相似文献   
999.
魏宏聚 《教育科学》2006,22(5):12-15
民众与政府在义务教育思想发轫时期就达成了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隐形社会契约,任何背离该契约的成本分担政策均可能受到社会的质疑与指责。农村“免杂费政策”的实施,是迈向义务教育这一理想社会契约的重要步伐,但其在民众所期望的成本分担理想社会契约中仍然占据较轻的位置。为了避免社会的质疑,我们的后继政策仍然需要向这一理想社会契约靠近。  相似文献   
1000.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内在地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交往关系的发展中。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种发展现实,每一个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的理解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且"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个体)和人类(集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这种"人类最全面的发展"即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是内在地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