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文化教育   37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时下社会上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为切入点,对青年知识女性价值观向传统回归的外部社会因素和内部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解决知识女性价值观回归传统问题,政府、社会必须优化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知识女性自身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性别观念,培养独立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52.
周大新小说中抗争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大新在他的盆地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性格复杂、充满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抗争的对象不一、方式不同,但作家对她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和人性的追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颂,表现了鲜明的女性立场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53.
20世纪末的中国女性写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女性写作的第三次高潮,无论是规模还是深度都超越了前两次,即五四时期及80年代的女性创作。这一时期的创作,改变了以往女性写作中仰望男性的精神传统,以抗拒的姿态将男性从文本中心地位放逐到边缘地位,甚至走向极端———男性缺席,女性独语。这种对男性极度绝望的写作方式也使女性解放自身的努力再次陷入了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54.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co-residence (admitting women to men’s colleges and men to women’s colleges)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beginning in the 1970s. Co-residence increas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undergraduates at Oxford to near parity with men;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academic positions rose but not as substantially as that of women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and today women comprise still only a third of academics in the colleges of the university; the fellowships of the former female colleges became genuinely mixed, the fellowships of the former male colleges more slowly; women are less likely to be appointed head of a former men’s college than are men to be appointed head of a former women’s college; the quality of Oxford undergraduates rose with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female undergraduates; and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in the former male colleges rose at the expense of the female colleges.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玫瑰门》的解析,可以透视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文本描写了一群迥异于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女性,但在她们身上依然存在受男权文化影响留下的精神痼疾。面对男权秩序她们进行了消极或积极的反抗,表明了女性主体意识正在觉醒。  相似文献   
56.
作为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萧红通过其作品描述了女性人生的自然悲剧和社会悲剧,深刻揭示了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为传统的男权中心主义及奴性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7.
《战国策》对女性人物着墨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以反面人物为主,这鲜明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男性作者的性别歧视。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领略到战国时代进步的民主政治,感受到开放的社会风气,甚至被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实张扬的个性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58.
母爱的虚像——读高桥多佳子的《相似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桥多佳子是日本现代女性小说家,其作品对女性特有的感情偏执、意见分歧等进行了细致得描写和深入得思索。中篇小说《相似形》描写了一幅与传统母爱形象相背离的图画——“母亲厌恶女儿”,通过对母亲心理的细微刻画及其心理根源的探究,作者最终借文中人物之口对传统母爱图像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论文将对作者文中描述的母女图画进行解读,寻找母亲憎恨女儿的心理根源,最终探索隐藏其中的“母爱”真实图像。  相似文献   
59.
女性写作是19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道颇为靓丽的景观。在这道景观中,女性的躯体呈现为一个醒目的主题。这一主题的凸现在当下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中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躯/身体写作”是当代女性意识复苏的产物。是“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自觉地思考自己价值的性别写作,它将为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自由的女性话语空间而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躯/身体写作”的理论与实践思索“女性解放的命题”,发现当代女性在女性解放的道路上明显前进了一步,但距离女性解放的终极目标却仍然路途遥遥。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永远在追寻的命题,永远也难以得到圆满解决的命题。  相似文献   
60.
现代女性文学中的母爱大致表现出三种倾向;一是对母爱的误解,传统封建伦理道德代言人的爱与人的血缘关系上的人伦母爱有重大区别,许多女作家把二者混为一谈,以冯沅君为代表;二是对母爱的夸饰,把伦理感情上的母爱无限地扩大为是对人生理想的最高体现,以冰心为代表;三是畸形变态的母爱,母爱已经成为一种人格极端异化了的附带品,以张爱玲为代表,这样,母爱主题经过冯沅君的误解,冰心的神秘化和张爱玲对其阴暗面的披示,才得以以一个完整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