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1篇
地球科学   10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中,首次发现了沂蒙矿类质同象系列新的富Ti矿物(变)种。理想的晶体化学式可表达为:K(Ti5Fe3Cr2Mg2)12O19(简称K-Ti沂蒙矿)(Ba,K)(Ti5Fe4Mg2Cr)12O19(简称Ba-Ti沂蒙矿)从而与原来确定的沂蒙矿K(Cr5Ti3Fe2Mg2)12O19和钡钛铁铝矿(Ba,K)(Cr4Fe4Ti3Mg)12O19一起构成了金伯利岩中AM12O19磁铁铅矿型矿物的K-Cr、Ba-Cr、K-Ti、Ba-Ti四种端元类型的复杂类质同象系列。新发现的两个矿物(变)种均产出于具叶片状尖晶石出溶体的镁钛铁矿中。根据结构已知的沂蒙矿中原子的占位和配位多面体情况,分析了K-Ti,Ba-Ti沂蒙矿中各原子的占位和配位多面体,认为新发现的两个(变)种在成分上与沂蒙矿和钡钛铁铬矿有明显的区别。根据镁钛铁矿、尖晶石、沂蒙矿新(变)种、钙钛矿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它们的形成环境,从而为这类矿物的地幔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62.
本文叙述了一个适合于地质样品复杂穆斯堡尔谱的计算机程序。它用FORTRAN-Ⅳ语言编写,并有一些约束条件可供选用。在CROMEMCO-Ⅲ微型计算机系统上使用本程序曾处理了一般常见地质样品的穆斯堡尔谱数据,如:钛铁矿、辉石、绿辉石、角闪石、蓝铁矿、十字石、海绿石、黑云母、赤铁矿、磁铁矿及磁黄铁矿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和Fe一样,V和Sc都是过渡族金属元素,它们在地幔部分熔融和岩浆分异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是近年来行星地质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分析V和Sc在部分熔融和岩浆分异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发现V/Sc是可以透视岩浆成岩后所经历的变质、交代或流体作用的新的地球化学工具。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600米榴辉岩,尤其是540~600米钛铁矿一赤铁矿榴辉岩的V/Sc比值的变化特征,来进一步限定榴辉岩原岩可能的成岩过程。在CCSD主孔岩心中,和100~540m榴辉岩相比,540~600m段榴辉岩表现出以下十分特别的地球化学特征:(1)相当高的V,但十分低的Nb和Ta;(2)较高的TFeO,Fe2O3/FeO比值,高度变化且较高的Eu正异常(Eu/Eu^+高达2.9);(3)异常高的V/Sc比值(8.39~43.23,平均15.07),V/Sc比值和MgO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和Fe2O3/FeO之间呈正相关关系;(4)近乎正相同步变化的V和Fe2O3/、/FeO,但反相变化的V和Eu/Eu^+。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原岩形成过程中,高度动态的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与岩浆氧逸度之间的负耦合关系,即在原始基性岩浆中,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岩浆氧逸度升高,诱发钛磁铁矿和斜长石及单斜辉石的同步分离结晶作用,优先猎取大量的V和Fe,Sc主要分布在单斜辉石,导致所成堆晶的V和Fe含量升高及高度变化且增高的V/Sc比值,同时MgO,SiO2相对降低。这种过程导致上述的V和Fe2O3/FeO之间近乎同相变化关系.但反相变化的V和Eu/Eu^+。CCSD主孔100~600m榴辉岩的V/Sc和MgO系统关系实际上透视了上述的过程,即除橄榄石堆晶作用外,含钛铁矿物相的分离结晶作用对形成的堆晶及相应岩浆的V、Sc和V/Sc比值的强烈控制作用。CCSD及区域地质所揭示的南北长约2000m,宽约500m的反S型、层序较完整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所经历的岩浆过程有可能代表着大别-苏鲁超高压带中榴辉岩原岩经历了类似的过程。通过对较大规模榴辉岩及其伴生的超基性岩的V、Sc和V/Sc系统关系的系统研究可能进一步揭示更多类似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为厘定大别-苏鲁超高压带的碰撞前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提供更好的限定。  相似文献   
64.
碎屑沉积是山脉隆升和盆地沉积的直接记录,包括碎屑重矿物研究在内的碎屑沉积物的分析是开展盆山耦合研究的必要手段。对库车坳陷白垩系—第三系砂岩中重矿物含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应用电子探针技术分析碎屑石榴石和钛铁矿的化学组成,研究表明库车坳陷白垩—第三系源区主要由沉积岩、变质岩和酸性火山岩组成。白垩系砂岩中的石榴石来自西南天山蓝片岩和低级变质岩的比例较大,而第三系砂岩中的石榴石中富铁铝榴石组分,多来自高级变质岩。白垩系砂岩中的钛铁矿多来自变质岩,上第三系砂岩中来自火成岩的钛铁矿比例增加。由此可以认为南天山的大规模隆升和剥蚀发生在第三纪以来,由于它的隆升遮挡了南天山北缘古生代增生杂岩体对库车坳陷的物质贡献,并且随着剥蚀的加深,高级变质岩和火成岩的出露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65.
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制样法测定钛铁矿中主次量组分   总被引:6,自引:12,他引:6  
袁家义  吕振生  姜云 《岩矿测试》2007,26(2):158-159
采用熔融玻璃片法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钛铁矿中Fe、Ti、Si、Al、Ca、Mg、Mn、P、S、V和Cr等11种主次量组分。探讨了熔融钛铁矿的有效熔剂,认为Li2B4O7和Li2CO3混合熔剂效果好。方法用于钒钛磁铁矿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主、次量组分方法精密度(RSD,n=10)为0.20%~9.10%。  相似文献   
66.
陕南凤凰岭南缘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为富含Fe、Ti等有用元素的含矿岩体。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技术对该区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Fe-Ti氧化物的形成、富集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成岩、成矿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结果表明,成矿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与非成矿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为不同岩浆源区、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类的Fe-Ti矿化作用与初始岩浆的源岩之间具有密切关系。Fe-Ti氧化物主要以钛铁矿和榍石的形式存在,局部见少量金红石。化学成分上,钛铁矿具富锰贫镁特征,本区Fe-Ti氧化物的形成和富集过程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阶段和热液蚀变阶段。  相似文献   
67.
魏少妮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15,31(1):143-160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出露一些中酸性小岩体,以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为主,富Na贫K,属于亚碱性岩石,Mg#值较高(平均0.48)。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形成于310~319Ma期间。通过对比研究,划分出两种侵入体类型:I、Ⅱ、Ⅴ号岩体属于磁铁矿型侵入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特征(LogfO2=-22~-16);Ⅲ号岩体属于钛铁矿型侵入体,显示较低的氧逸度特征。这些侵入体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富集Cs、Rb、Ba、Th、U和LREE,亏损Nb、Ta、Ti,无明显Eu异常;(87Sr/86Sr)i为0.7036~0.7038,εNd(t)为6.64~8.30;具有年轻的Nd模式年龄tDM1=435.4~587.7Ma。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包古图中酸性侵入体是受交代的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生成的玄武质岩浆经历高度结晶分异之后的产物(可能发生岩浆混合),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很弱。  相似文献   
68.
丁波  刘红旭  张宾  李平  易超  王贵 《地质论评》2020,66(2):467-474
国内砂岩型铀矿含矿砂岩中普遍可见蚀变钛铁矿与铀矿物空间关系密切的现象,是国内砂岩型铀矿研究领域全新发现。为探讨砂岩型铀矿含矿砂岩中钛铁矿蚀变特征及其聚铀过程,本文选择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砂岩型铀矿为例,通过镜下观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精细微区分析手段对研究区含矿砂岩中蚀变钛铁矿与铀矿物空间赋存关系及对铀富集机理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砂岩型铀矿含矿砂岩中钛铁矿主要沿其边缘、裂隙或靠近其核部等部位蚀变形成白钛石、含铀白钛石或锐钛矿;铀石呈毛刺状、微细柱状围绕锐钛矿或白钛石生长,或在钛铁矿蚀变空洞中形成大量呈针织状的铀石集合体,反映出钛铁矿—白钛石/锐钛矿—含铀白钛石—含钛铀石—铀石的矿物组合递变顺序;砂岩型铀矿中蚀变钛铁矿可通过吸附—自催化还原的方式造成铀富集沉淀,并可将蚀变钛铁矿的聚铀过程分为钛铁矿蚀变—铀吸附预富集(Ⅰ)与蚀变钛铁矿自催化还原铀成矿(Ⅱ)两阶段,其中蚀变钛铁矿吸附铀衰变过程产生β与γ射线为蚀变钛铁矿自催化还原聚铀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9.
选铁尾矿综合回收利用低品位磷、钛、钴技术工业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祥松 《化工矿产地质》2010,32(4):238-240,244
丰宁招兵沟低品位磷矿特点为中品位磁铁矿、低品位磷矿等共生。通过对选铁尾矿的研究,确定了常温无碱浮选回收磷矿物、合理的重-磁选联合工艺回收钛铁矿物、浮选工艺回收硫钴矿物的选矿工艺路线,并实现了工业化。  相似文献   
70.
氩气热处理对天然金红石可见光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管式炉对天然含钒、铁金红石在氩气气氛下进行了500~1000℃的热处理改性.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金红石晶胞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加热到900℃以上时,样品中出现钛铁矿物相.通过测试热处理前后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发现,氩气热处理能明显提升天然金红石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和空气气氛加热相比,氩气气氛热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其可见光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