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782篇
地球科学   246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火山喷发对全球环境,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规模爆发性火山喷发将大量的岩浆及火山气体由地球内部喷至大气圈的平流层,改变了大气圈的成分,导致太阳总辐射下降,造成地表温度降低,同时火山气溶胶又促进了平流层多相反应过程的发生,进而造成火山喷发的气体及其气溶胶对臭氧层的破坏,因此认为,火山喷发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52.
斜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斜向坡的旋转式变形和破坏机制,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此种斜坡中的剩余下滑力的分布方式,并以此来解释在滑动过程中发生一定旋转的原因;论文还运用离散元法,模拟了此种滑坡的滑动过程。  相似文献   
53.
南桐矿区破坏煤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破坏煤是煤和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之一,研究破坏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桐矿区大量井下煤壁、手标本和显微镜观测为依据,提出了新的破坏煤宏观和微观分类,并指出了二者的对应关系;查明了煤层破坏程度的横向和纵向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4.
大平矿副井井筒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平矿副井井筒及马头门的变形破坏状况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井筒翻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56.
57.
差异流动变形破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岩体出现许多流变现象,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差异流动变形破坏。本文从流变现象及变形量测结果论述差异流动变形破坏特征, 并且根据蠕变流动变形破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流动变形分类, 这些类型同时存在于一个岩体或岩块内。  相似文献   
58.
岩体力学试验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钧  郭志 《工程地质学报》1997,5(2):156-162
本文通过对岩石力学试验中岩石试件破坏方式的分析, 在理论上解释了岩体力学试验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力学现象并且作出了定量的回答, 同时还建立了岩石的各种破坏模式的判据。  相似文献   
59.
煤层倾角与覆岩变形破裂分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下采煤中三带(冒落带、裂隙带、弯曲带)高度的判断是预测采空引起地表变形破坏程度的依据。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 煤层倾角是控制三带高度的最主要因素。建立在实测统计基础上的经验范围值用于三带高度的判断带有一定的人为性。急倾斜煤层中冒落带和裂隙带高度随煤层倾角变化的规律已被褐示[7].通过弹塑性岩石材料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 本文提出了利用应力重分布图判断中、缓倾角煤层采空区覆岩三带高度的方法, 并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60.
岩体结构力学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角度, 研讨了岩体结构力学的意义, 地位与作用。作者就个人的认识, 将岩体结构力学的理论特点, 概括为五个方面, 即再变形和再破坏, 岩体结构的控制作用、岩体结构控制论、赋存环境以及关于岩体的多种力学介质和力学模型构成的力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