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7篇
  免费   1395篇
  国内免费   2374篇
地球科学   1027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71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4月下旬,随着我省梅雨、台风季节即将来,临,省厅防患于未然,及时组织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此次“5.12”汶川大地震,在抗击自然灾害方面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本刊特编辑这组稿件,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2.
三峡水库区兴山后坝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三峡水库区兴山后坝滑坡的地质、结构及变形特征研究以及稳定性分析,阐明了该滑坡成因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滑坡活动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以及降雨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剩余推力法对比分析天然及暴雨条件下不同层位的滑坡稳定性系数,得出在暴雨作用下滑坡表层滑带稳定性系数最小,不同滑带的稳定性受降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呈表层〉浅层〉深层的规律;这主要受滑带土的粘土矿物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地理教学》2006,(7):45-45
说到沙尘带来的危害,可谓“罄竹难书”: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大大降低,影响飞机的起降和汽车、火车的正常运行;沙尘飞入眼睛,影响视力;沙尘被吸入呼吸道,还成为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一次强沙尘暴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往往不亚于甚至超过我国南方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或一次台风登陆的灾害。因此,有人将沙尘暴称为“陆地台风”。春季北京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居高不下,与风沙活动、沙尘暴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作为中国首都、国际知名大都市的北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国际沙漠化会议列为受风沙危害严重的都市之一。  相似文献   
74.
山东省鲁北平原区暴雨成因及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1951~2000年实测暴雨资料,对鲁北平原区暴雨发生的成因、时空、区域分布规律、点面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和工程规划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5.
舒孝敬 《铀矿地质》2005,21(5):257-267
在湖南及邻区,无论从地表的地质构造还是地球物理场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环状分布特征。这种特征可能是地壳的旋转运动所造成,它对湖南及邻区大地构造的演化、大规模成矿作用等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对这种旋转运动的可能成因,以及所伴随的一系列地质作用、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6.
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权王忠静  张文哲 《水文》2005,25(2):1-3,14
气象卫星资料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使得其进行天气系统的动态监测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辉发河流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表明,气象卫星云图可以有效地监测降水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信息处理技术的加强和高水平专家诊断的介入,将使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77.
鲁北平原区暴雨成因及时空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北平原地处黄泛区,流域坡度较缓,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且多以暴雨形式集中在每年的汛期(6~9月),同时排涝河道层层建闸拦蓄,造成暴雨期排水不畅,极易积涝成灾。依据1951-2000年实测暴雨资料,对本区暴雨的成因、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结合一次暴雨过程,将自适应网格技术应用于中尺度模式MM5中进行数值试验,同时对比自适应网格方案和固定网格方案的优劣,对模拟结果作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此次降水过程,自适应网格模拟的效果取决于一些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9.
连续暴雨过程中的中-β尺度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晶  张丰启  吕守敏 《气象》2005,31(10):72-75
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威海市2004年8月4日夜间到6日早上连续3天暴雨大暴雨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5日夜间的中-β尺度大暴雨过程,发现此次降水是发生在副高边缘的高能量堆积区,冷空气的侵入是前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而地面辐合是导致强降水再次出现的主要触发机制,充沛的水汽输送、聚集的对流有效能量为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80.
一次诱发山地灾害突发性暴雨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慕建利  杜继稳  张弘  侯建忠  赵奎锋 《气象》2005,31(12):36-40
应用MM5V3.5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对2003年7月14~15日发生在陕西省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气流和新疆冷空气是这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充沛的水汽输送、能量的积聚和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700hPa低涡、切变线是暴雨形成的触发机制.模拟结果表明:涡度场和散度场及垂直上升运动互耦;特强辐合辐散柱的出现早于强涡度柱,而深厚的强气旋性涡柱则几乎与暴雨最强盛时期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