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5篇
交通运输   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随着中国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速度的加快,亟须探索城市中心体系与轨道交通耦合演化规律。在分析城市中心体系和轨道交通耦合空间基础、系统互动演化过程及演化政策影响的基础上,对单系统演化和耦合演化模型进行推演,建立城市中心体系耦合演化模型,揭示城市中心体系与轨道交通耦合演化规律。最后,提出基于土地与交通协调的双系统耦合规划技术路线,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中心体系和轨道交通耦合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导航雷达控制电路板PCB中大量采用集成度很高的芯片,传统的测试方法无法进行测试与诊断的问题;通过对边界扫描技术的研究,运用边界扫描技术锯决高集成度、高性能的PCB板的测试与故障诊断;详细阐述了某导航雷达控制电路板的测试诊断策略以及测试诊断的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3号线主控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几乎覆盖了地铁所有机电系统专业的信息共享平台.介绍了主控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主控系统应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实用性、经济性、工程化、可扩展性等要求.从集成和互联的范围、主控系统的硬件构架、软件组成、系统功能等方面对主控系统集成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推动我国地铁整体综合自动化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常瑞增 《港工技术》2007,(3):14-17,45
对于一般常用的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按热稳定进行校验,计算出这些电缆的最小标称截面,列成表格,方便简捷,供设计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互联互通是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通过组织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乘客换乘次数,节约出行换乘时间,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列车及其他设施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基于重庆牵头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示范工程,在设备设施已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列车运营组织的互联互通,总结列车跨线交路方案设计原则和步骤,研究确定快慢车行车组织下越行站数量,归纳互联互通列车开行方式及行车间隔的公倍数规律、周期性规律。在此基础上,以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行车组织进行验证,以期为行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铁1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互联互通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南京地铁进入多线路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互联互通运营这一阶段,阐述南京地铁1号线AFC系统改造的原因和目标;重点叙述了AFC系统互联互通改造内容和方案,以及改造实施方案的关键过程,以供国内即将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多线或网络化运营的城市在AFC系统建设方面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武汉光谷有轨电车T1、T2试验线的线路方案选择、行车组织方案确定,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及信号系统等主要设备系统针对互联互通6个交路运营开展的方案设计和产品研发;结合实际运营效果,阐明有轨电车采用多交路运营的优势,即相对地铁,可以让不同方向的乘客选择不同的交路,极大地减少换乘,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现代有轨电车网络化运营管理水平,总结分析沈阳浑南现代有轨电车在线路条件、设备系统制式以及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有轨电车网络化运营所需要的技术条件以及所采取的管理方法。实现网络化运营在技术条件方面需做到各条线路之间的设备系统制式一致,线路之间互联互通;在调度管理方面创新性地提出分区段调度指挥方式;在设备维保方面采取区域性维保及应急抢修组织模式。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沈阳浑南现代有轨电车已初步建立网络化运营管理体系,为各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网络化运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在物理层面和服务层面的基本特征,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发展经验。在构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架构体系的基础上,给出轨道交通在线路车站、信号、车辆、配线、供电、票务等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以及一体化出行规划、一体化票务和一体化出行服务的技术特征。最后,探讨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条件下的交路和停站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国内迎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潮,地铁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在快速创新和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综合国内轨道交通发展的现今状况,其主要发展趋势有:信号系统技术及管理模式向着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方向发展;地铁车-地通信方式向着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搭建的CBTC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方向发展;同一城市地铁的CBTC信号系统向着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