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109篇
交通运输   13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隧道数值模拟计算边界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隧道的开挖和支护过程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差分法岩土分析软件Adina进行全过程模拟,旨在分析模型的边界效应对相应求解精度的影响。研究方法是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模型边界范围建模,并分别独立进行模拟求解,通过比较不同模型下同一截面的力学响应的差异,进而分析模型边界范围这一单因素对隧洞开挖数值模拟的精度影响。研究思路和结论可以为类似的数值模拟关于如何合理地选择模型边界范围提供参考,从而使模拟实现过程的时效性和精度达到较佳的统一。  相似文献   
62.
李宏 《隧道建设》2017,37(12):1622-1626
为进一步增强隧道衬砌台车相关方经济用材意识,节约钢材用量,间接减少炼钢污染排放,为控制雾霾改善环境做出间接贡献,针对银西铁路贾塬隧道客运专线台车的门架结构所用2种型材组合方式,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方法,把门架的立柱、横梁和立柱大斜撑拟合为梁单元Beam4,其余杆件拟合为杆单元Link8,仿真门架工况施以相同边界条件分别予以检算并做出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仅单榀门架优化后省材2 t多,经工程应用验证均能满足质量要求,证实台车节材降耗挖潜增效仍有空间。  相似文献   
63.
石太客运专线石板山隧道前长7505m,位于R=12000m曲线上,线间距由4.96m渐变至4.6m,断面变化处采用顺接过渡,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是全线贯通的控制工程之一。通过对石板山隧道进口段衬砌施工实践,着重阐述衬砌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4.
以金凤隧道为例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在开挖期间围岩周边收敛、拱顶沉降、钢支撑内力、围岩位移等监测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经历了加速、稳定、再次加速、最终稳定四个阶段,稳定值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说明隧道初期支护合理,可安全进行二衬施工。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长大隧道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制约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列控系统E1方式解决长大隧道轨道电路稳定性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级间转换点、车载设备、信号显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本方案的优缺点,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6.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隧道抗水压衬砌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五二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7):67-70,75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结构设计中往往会碰到水荷载作用计算难题,考虑抗水压衬砌结构设计仍然是隧道设计与研究热点之一。为检验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及防水性,有必要对抗水压衬砌设计结构进行内力计算。研究方法:针对金沙洲隧道特定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要求,采用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荷载结构模型,对按围岩类别设计的3种隧道断面衬砌结构受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衬砌外水压力以及结构内力及分布特征,并验算了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验证,选出了各自围岩级别下合适的衬砌结构。研究结论:在全断面封闭排水的衬砌结构设计中,应着重考虑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在富水区地下水头较大时。采用帷幕注浆法改善堵水圈的渗透系数,可有效降低衬砌的外水压力;选择仰拱外轮廓隅角半径、仰拱与曲边墙的连接处的半径以及仰拱厚度作为控制变量,可以改善衬砌结构受力特征。  相似文献   
67.
西部山区分布有大范围的层状地层,在地下洞室建设过程中大变形灾害问题突出,严重危及地下洞室的施工及运营安全.为探究高地应力作用下层状软岩隧道支护施工方案与合理支护时机,本文以甘肃尖山隧道为工程依托,设计了3种支护施工方案并考虑3种支护施作时机,运用FLAC3 D软件计算分析各工况下隧道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并与实际监测结果进...  相似文献   
68.
钟东雄 《路基工程》2011,(1):167-168,171
泉州柴桥头隧道二衬施工,由于施工工艺、围岩变形等原因,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不仅影响美观,且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对偏压连拱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9.
基于城市水下隧道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为依托,提出水下隧道最小埋深的设计标准流程:首先,在对日本经验法、挪威经验法和顶水采煤法等工程经验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隧道最小埋深的初始值;然后,通过线路纵断面的拟定,并结合典型隧道工程类比,不断调整该初始值;最后,结合数值分析法的验算结果,确定隧道最小埋深的合理...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主应力方向的旋转变化,研究了主应力旋转与隧道裂隙塑性变形的关系,验证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原理"的正确性,并将数值模拟结果和相关试验成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致性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旋转基本在隧道开挖前后10 m左右的距离内完成,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应力旋转可以引起裂隙塑性变形的突变,且对竖向和斜向裂隙的影响较大;可以根据应力旋转的变化规律合理地选择支护时机,依据应力旋转对裂隙的影响对隧道的重点部位进行超前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