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70篇
  免费   815篇
交通运输   42585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800篇
  2022年   622篇
  2021年   677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1477篇
  2013年   1577篇
  2012年   2011篇
  2011年   2007篇
  2010年   2127篇
  2009年   2140篇
  2008年   2642篇
  2007年   1919篇
  2006年   1959篇
  2005年   1865篇
  2004年   1988篇
  2003年   1662篇
  2002年   1608篇
  2001年   1671篇
  2000年   1636篇
  1999年   1128篇
  1998年   1250篇
  1997年   1403篇
  1996年   1385篇
  1995年   1154篇
  1994年   686篇
  1993年   436篇
  1992年   539篇
  1991年   501篇
  1990年   311篇
  1989年   368篇
  198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根据历年统计资料,在铁路行车事故中,调车事故约占70%,因此铁道部决心防止调车作业事故。近年内广泛采用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大规模普及自动化驼峰,使调车事故发生频率得到有效遏制。但比较起站内调车而言,越出站界调车和跟踪出站调车这两种须占用区间的调车作业,值得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现对此两种调车作业的性质、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规定作一些分析探讨,以期对现场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2.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B07):F0002-F0002
2005年7月5日-8日.铁道部信息枝术中心、中铁信息工程集团参加了铁道部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装备展览会”。中铁信息工程集团将自己的ITSM信息服务监控系统、电子锁、网闸等系列产品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83.
提出了目前铁路货运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4.
面临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及第五次大面积提速,为确保运行安全,牵动了铁路的各项基础设施、机具运用、运输管理的“提质提标”。当然,也势必辐射到篷布的运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然而,就目前篷布运用管理状况,无论是技术条件、管理模式,还是工作环境、作业标准,已亟不适应“提速”的技术、安全和管理的要求。因此,面对铁路发展的宏观要求,务必从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上,研讨篷布运用管理滞后于“提速”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近些年来,铁路运输危险货物导致的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严重的现实告诉我们,做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工作非常重要。为了保证铁路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要在托运、保管(储存)、装卸、运输4个重要环节上,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86.
在对我国目前战略资源状况、特点和经营政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物资企业的经营应紧紧盯住战略资源,占据战略资源制高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87.
综合运输     
《港口科技动态》2005,(12):44-44
日照港西港区进港铁路开通;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日照港设立进出口大豆期货交割仓库;日照港首次靠泊20万吨级巨轮;国家批准设立进口大豆期货交割库 南通成为进口大豆集散地。  相似文献   
88.
目前,在铁路货物运输车辆中使用的车轮,有85%左右的车轮是HD型整体辗钢车轮;在这些车轮中,1995年6月以前生产的车轮全部都有辐板孔,1995年6月以后生产的车轮仍有部分有辐板孔。车轮在制造过程中,有的辐板孔圆周上常存在裂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轮受到来自车体、钢轨和制动等各  相似文献   
89.
武隆隧道运输方式的选择及设备配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武隆隧道洞内有轨、无轨运输的选择及设备配套,重点论述了有轨运输方式及相应的设备配置.  相似文献   
90.
“网运分离”的经济学解析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铁路“网运分离”的改革背景。基于制度创新,交易费用及组织重构角度,分析了“网运分离”的经济学动因,给出了铁路“网运分离”改革进程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