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2篇
交通运输   9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驼峰自动集中分路道岔控制电路是确保解体车组在动态溜放过程中,对道岔实施安全控制的重要条件.当道岔失控时,此电路能根据车组当时的溜放情况,为溜放车组提供安全的保护措施.在运营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峰下自动集中道岔转辙机的机械锁闭装置未解锁,不能构成启动继电器的自保电路.若此时车辆进入道岔轨道区段,应自动切断动作电源和启动继电器电路".但目前的驼峰电动转辙机控制电路(ZD7-A型),在实施上述技术条件过程中尚有不完善之处.例如,电路已工作,表示电路断开,辙岔受阻因故未动,则电机一直在通电状态;当溜放车组压入轨道区段后,因震动等原因卡阻消失,电机转动,延误了转换时机,导致道岔不能按时转换到规定位置,造成道岔在四开状态或发生中途转换.  相似文献   
52.
文章着重介绍了在整体电子化驼峰自动集中控制系统中采用可编程控制作为控制核心的原因,DT-2型整体电子化驼峰自动集中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功能,系统在微机信号控制中对故障-安全的考虑,以及在阳编组场的调试开通过程及在郑州局开封运转场,新乡南驼峰,安阳编组场的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3.
阜阳北站Ⅲ场驼峰咽喉交叉渡线道岔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运输及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成为选择施工方案的首要目标。介绍这一区段更换驼峰咽喉交叉渡线道岔的施工方法、步骤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4.
介绍让湖路站目前的设备状况及线路条件,说明采用牵出线平面调车和人工手闸制动和铁鞋防溜的落后作业方式追成车站能力饱和、运输效益低下、安全得不到保证、运输成本高。建议在让湖路西站建设自动化驼峰来改变这一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55.
在设置了简易驼峰的车站,如果使用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就势必要对以往的简易驼峰控制方式进行改动,将其纳入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大同西编尾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改造工程就涉及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6.
驼峰空压机自动控制系统是驼峰场风动设备(ZK3转辙机、车辆减速器)的动力源,其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驼峰场溜放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57.
传统车辆减速器对于某些特殊车辆不能很好制动,会造成超速和安全隐患,为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对溜放车辆超速进行防护的设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并对其特点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8.
车辆走行阻力是随机、离散的参数、难以精确地测定,用经验公式和以重代阻的方法制约了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质量的提高。实现阻力预测模型的自动校正,可以有效地提高阻力的使用精度,从而提高驼峰控制系统的解体效率和作业安全。本文介绍了车辆走行阻力的在线自动校正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9.
根据安康东编组站驼峰及调车场的统计,系统的分析了由于调速设备老化、车辆基本阻力下降、车辆大型化以及气候温室效应等导致车辆阻力减小引起的车辆超速主因,通过更换大能力减速器、增加减速顶数量等整治措施和工程实践,消除驼峰溜放及调车场车辆超速连挂现象,取得良好效果,可供新建驼峰及既有驼峰改造类似工程的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60.
书讯     
▲《信号设备故障一点通》正式出版本书由武汉铁路局电务处编写。全书分为4大部分:联锁与驼峰设备,闭塞与电源设备,车载与信息设备,武广高铁设备。采用案例的形式,共收集909个案例。内容全面,涵盖了主要铁路信号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