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84篇
交通运输   170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车辆在粗糙路面上行驶时,底盘零件的弹性模态与轮胎模态或者车身声腔模态耦合,极易产生100~300 Hz的低频轰鸣,从而降低整车的NVH品质。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路面激励到车内噪声的所有传递路径,利用工况传递路径方法分析出对车内低频轰鸣贡献最大的关键路径;通过模态试验找到了路径上的模态原件并测试了路径与车身安装点的动刚度。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改进方案,并在实车上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改善后的车内低频轰鸣峰值降低了约9 d B,改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2.
针对某SUV车型在3档加速工况下由于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引起整车轰鸣噪声,进行整车传动系统传动仿真分析与优化,根据试验结果将仿真模型进行对标,尝试了4种不同的方案以优化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频率和幅值,最终选取扭振减振器(TVD)和挠性盘离合器作为实车验证优化方案,使车内的轰鸣噪声下降5dB(A)。  相似文献   
83.
黄继义 《中国水运》2009,(7):255-256
结合工程实例,从介绍振冲密实法的工作原理入手,介绍了振冲密实法在砂性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
85.
以山东烟台某人行天桥为例,采用Midas 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从经济、美观和舒适性方面对主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技术提高人行桥阻尼。参考德国指南叙述动力性能优化设计的原理并对TMD主要设计参数进行设计,给类似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6.
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受恶劣天气影响显著,尤其是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在车辆跟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车流控制方式,并结合车间距和车流安全的影响因素,推导得出了恶劣天气下能见度与高速公路安全行车速度的关系。研究为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的不间断安全运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针对声振法在隧道二衬脱空检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隧道二衬脱空检测仪器,旨在实现隧道二衬脱空声振法检测的规范化,降低检测成本和人工高空作业带来的风险,并在隧道二次脱空声振法检测中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88.
以湖北荆沙长江大桥为背景,通过紊流场测力试验对气动导纳的互功率谱识别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发现互功率谱法计算得到的等效气动导纳整体上偏低,且低于Sears函数,但随折减频率变化的趋势上看,与传统算法无明显差异。由互功率谱法计算得到的复气动导纳计算抖振力,并进行频谱分析,与实测抖振力自功率谱比较发现,计算得到的抖振力自功率谱随折减频率变化的趋势与实际抖振力自功率谱吻合较好,但存在一定数量上的差异。通过对紊流度为6%、10%、20%的三种紊流场中-5°~+5°风攻角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发现,计算抖振力谱与实际抖振力谱的相对差异没有随紊流度和来流风攻角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且相对差值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89.
由双自由度模型设计了三款半轴橡胶吸振器,通过对半轴吸振器系统进行锤击激励,测得了吸振器系统在不同环境温度工况下的共振频率及系统传递率。计算分析了系统主振方向的动刚度和阻尼比特性。结果表明,环境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该半轴吸振器动刚度减小,阻尼比降低。阻尼材料为氯丁橡胶的吸振器具有比天然橡胶吸振器明显的低温敏感性。在吸振器工程设计时,应注意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90.
为进一步提高混合交通环境下车辆的行车效率与交通流的稳定性,在考虑后视效应的基础上,融合多辆前车速度与加速度等状态信息,以指数平滑方式构建了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跟驰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前后方车辆数和状态信息完整度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结合Lyapunov第一方法和线性谐波微扰法进行了线性稳定性分析,并确定了模型最优参数;利用混合交通环境特性,在考虑通信信息丢失的情况下提出了CAV在不同位置和状态下的跟驰策略,并在该策略支撑下进行了不同CAV渗透率的车辆启动、车辆刹车停止、环形道路3个典型场景下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刹车停止场景中,全部车辆的停止波速最大提高了26.1%;在车辆启动场景中,启动波速最大提高了15.5%,车辆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更为平缓;在环形道路场景中,当混合交通流中CAV渗透率由40%提高至100%时,在较大扰动条件下车辆的平均速度波动时间相较于低CAV渗透率场景下降了44.8%,波峰下降了5.7%,波谷上升了19.4%,而CAV渗透率较低时提出的优化策略对混合交通流的改善并不明显。由此可见,在当前构建实际混合交通环境与开展CAV实车试验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该跟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