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67篇
  免费   676篇
交通运输   37143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655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470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1267篇
  2013年   1339篇
  2012年   1678篇
  2011年   1645篇
  2010年   1872篇
  2009年   1877篇
  2008年   2361篇
  2007年   1684篇
  2006年   1739篇
  2005年   1639篇
  2004年   1765篇
  2003年   1464篇
  2002年   1506篇
  2001年   1573篇
  2000年   1524篇
  1999年   1035篇
  1998年   1125篇
  1997年   1300篇
  1996年   1281篇
  1995年   998篇
  1994年   562篇
  1993年   344篇
  1992年   472篇
  1991年   453篇
  1990年   298篇
  1989年   351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城际铁路是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实现了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通过对比研究了广深、广珠和广佛肇等3条城际铁路线的客运总量、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及客流成长等特征,为国内其他城市群发展城际铁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2.
为及时掌握铁路供电设备的安全状况,实施精准的安全管控,结合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供电设备安全管理需求,明确铁路局集团公司供电设备安全综合分析系统的建设目标,提出系统总体架构,完成系统相关数据源的调查和整理,分析设计了系统主要功能,并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下一步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合理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可达性,对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进行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和可达性理论,利用Depthmap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对线网空间特征进行句法变量分析,选用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和空间智能度4个指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进行可达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完善,全局整合度和局部整合度指标提升,可理解度和空间智能度指标下降,城市由都市核心区逐步向多区域、多中心、多组团的方向发展,城市形态结构发展急剧变化,组团间可达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94.
市域(郊)铁路是城市中心城区联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运营和在建的市域铁路均体现了大能力、快速度的"骨干线路"特征.通过对我国市域铁路现状的分析,提出当前市域铁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建议,并从市域铁路快线功能的实现、网络与中心城区的关系、互联互通优势的发挥、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995.
结合市域(郊)铁路的功能定位、技术途径选择、建设运营模式及车站综合开发,就目前新建市域(郊)铁路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满足市域(郊)铁路基本客运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富余运力兼顾货运以提高项目收入,采用混合所有制建设运营以减少建设运营成本和延长还本付息期限及车站综合开发方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铁路通信系统具有其特殊的行业应用需求,如高可靠性,低误码率。研究喷泉码(RaptorQ)技术,作为一种前向纠错的编码方式应用于铁路广播通信系统中,可在保证系统误码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系统资源。同时,依赖于喷泉码自身的编码特点,译码是否成功仅与接收到信息数量相关,部分信息的丢失不会对应用层信息造成影响。对不同丢包率条件下,达到不同误码率等级要求时所需的译码开销进行仿真,实现对喷泉码性能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主要对集通铁路既有传输现状、改造工程中与传输系统有关的典型业务需求进行介绍,并提出3种传输系统组网方式。结合既有传输现状,从业务需求、技术分析等角度对3种传输系统组网方式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优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998.
研究虚拟化技术在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简称:旅服平台)的应用,解决旅服平台基础架构无法满足平台快速部署等问题,实现7×24 h不间断稳定运行,故障及时处理,提高物理服务器利用率。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旅服平台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虚拟化旅服平台已经在多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9.
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减少安全设备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效率,设计了基于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铁路工务设备安全画像应用方案。以分析当前铁路工务设备检测现状作为切入点,结合铁路数据服务平台,运用机器学习框架和大数据治理技术,从设备状态指标统计分析、设备单元安全评价、关键指标及安全态势趋势预测、高危设备及不良态势安全预警等4个方面设计铁路工务设备安全画像应用功能。辅助业务人员快速定位数据,对工务设备安全态势有更加直观的判断,以防止设备不稳定状态导致的事故故障,实现事故故障超前防范。  相似文献   
1000.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TB10020-2017)完善修改了紧急救援站的设计标准及设置要求,即长度大于20 km的隧道或者隧道群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根据条文解释,该处"20km"的长度限定是基于隧道纵坡不大于20‰。但实际工程中,往往存在隧道坡度或者综合坡度大于20‰且隧道长度小于20 km的工况,这种情况下隧道是否设置紧急救援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新建崇礼铁路隧道工程实例,研究隧道纵坡大于20‰且长度小于20 km时是否设置紧急救援站。研究表明,当隧道纵坡大于20‰且隧道长度小于20 km时,是否设置紧急救援站取决于列车上坡折减后的末速度。崇礼铁路陡坡段隧道和隧道群均不需要设置紧急救援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