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5篇
交通运输   2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竖曲线在设计中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公路的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因此,在设计中如何采用竖曲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2.
针对传统的公路竖曲线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提出使用三次插值样条函数来替代传统线形的思路.经过公式推导与论证后,发现该竖曲线线形具有设计合理、计算公式简单实用、适应控制点变化需要的优点.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凹形竖曲线上梯形轨道的稳定性,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为例,建立梯形轨道在凹形竖曲线上的叠合梁模型,计算分析在温度荷载、列车垂向荷载和制动力作用下,梯形轨道在凹形竖曲线上的力学特性以及扣件纵向阻力和缓冲垫刚度对轨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计算表明:由于凸挡台的限位作用,轨道结构在竖曲线上较为稳定;扣件的纵向阻力对钢轨的纵向位移影响较大,为限制钢轨的纵向位移可适当增加扣件的纵向阻力;凸挡台缓冲垫刚度的提高能有效控制钢轨的纵向位移,但会减小缓冲作用,故应合理控制缓冲垫的刚度。  相似文献   
64.
竖转施工方法可降低索塔结构高空拼装难度,便于结构尺寸精度控制,提高焊接质量和工效,被广泛应用于斜拉桥施工。为分析独塔斜拉桥钢塔竖转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运用ANSYS软件模拟独塔斜拉桥竖转施工过程,计算钢塔在不同阶段的应力、变形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转体启动阶段和结束阶段钢塔受力状态最不利,应重点监测。在启动阶段,钢塔的变形较大,应作为主要控制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5.
惠州鹅城大桥连接惠州江北中心区与水口中心区,以东江之“水”、惠州之“鹅”为主要元素进行主桥演绎设计,采用(50+180+180+50) m四跨连续斜跨异型下承式系杆拱桥,采用钢梁钢拱结构,拱梁固结、墩梁分离。主桥采用竖向和水平向分离的组合式支撑体系;拱跨标准段、梁跨标准段及拱梁结合段主梁分别采用分离式双小边箱+工字梁、半封闭双小边箱及全封闭整箱横断面;拱肋系统由主拱肋、副拱肋、主副拱肋间斜杆、副拱肋间曲杆和曲杆间水平拉索组成;吊杆呈空间放射布置,吊杆上锚点通过锚管或锚梁锚固于主拱拱肋内,下锚点通过钢锚箱锚固于主梁外侧斜腹板上;鹅形塔柱为空间曲面塔柱,根部与主梁固结形成整体刚性节点;桥面铺装采用UHPC桥面铺装。主桥施工采用先顶推主梁再梁上少支架竖转架设拱肋的分部顶推和架设方案。  相似文献   
66.
为减少高空作业风险,保证焊接质量,提高安装精度,加快施工进度,钢主塔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横卧拼装、钢主塔竖向转体的施工工艺.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工期短等优点.通过施工实例,主要介绍了竖转结构施工步骤、受力特性、对拉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等关键技术,为类似施工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正方大道秦淮河大桥开启桥方案的研究,从桥梁规模、对通航的影响、工程造价、后期维护等方面对垂直提升、竖转开启和平转开启三种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垂直提升方案。  相似文献   
68.
介绍某铁路2×72 m转体T构的结构设计。针对600 m半径的特殊情况,采用BSAS平面计算程序以及专业有限元软件MIDAS,分别建立了平面模型与空间模型,对该桥上部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另外,采用midas FEA软件建立上球铰局部应力分析模型,对转体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桥上部结构及转体结构设计比较合理,半径较小的转体T构,横向偏心较大时,将转动中心置于整体结构横向偏心位置上,再进行称重平衡试验,可有效地保证转体结构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
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在桥梁竖转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卞永明  黄庆峰  桂仲成  郑飞 《公路》2002,(10):42-45
液压同步提升是一项成熟的建筑构件提升安装施工技术,广州丫髻沙大桥竖转施工中由于采用了该技术,不仅保持了航道畅道,而且还顺利合拢。主要介绍竖转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0.
以安阳文峰路立交桥为例,介绍了大跨度钢管砼系杆拱桥,刚桁拱肋竖转和有平衡重平转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