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交通运输   1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01.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 Star-CD,建立了列车通过隧道时的二维动网格模型,模拟在不同车速下,隧道内活塞风和压力场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比较不同外形和运行速度时列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模拟结果表明:列车通过隧道时的运行速度越大,产生的活塞风风速越大,相对压力越大,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越大;列车通过隧道内某一测量点时,活塞风风速会发生突降,活塞风最大风速在列车尾流中形成;车头到达隧道入口时,最大压力突增,并很快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减小;车尾到达隧道入口时,车尾最小压力突降;车身在隧道内时,车尾的最小压力波动较小;流线形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约为钝形列车的0.5~0.7倍.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采用高速列车模型开展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对采用不同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高速列车模型的空气阻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减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侧偏角为0°状态(列车直行和无侧风状态)下,在车顶采用优化空调导流罩3减阻效果最好,全车减阻效果可达4.59%;车身侧面裙板包住转向架外露的部分越多越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全封闭外风挡与半封闭外风挡的减阻效果相当;在车底部转向架周围空腔安装底部导流板2的减阻效果最好,全车减阻效果可达3.7%。通过对高速列车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为高速列车减小空气阻力和外形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降低列车运行阻力是实现高速列车速度能力提升、节能环保的有效手段。通过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等手段,研究了CRH3动车组气动外形与空气阻力的关系,并对车辆间连接结构、转向架区域、车顶设备导流区域等部位进行了优化,提出了CRH380BL动车组的最佳气动外形方案。  相似文献   
104.
目前高速列车隧道空气动力学模型实验系统主要用于分析隧道内压力波的变化规律,难以对空气动力学效应进行完整的分析。针对这一局限性,从科特流(Couette)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实验系统即旋转式高速列车-隧道模型实验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可行性、结构、实验原理及其特点。分析表明:该新型实验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成本低、实验重复性好,适用于进行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产生压力瞬变、微气压波、列车活塞风、行车阻力和气动噪声等一系列空气动力学实验,并能测量隧道内和列车隧道环形空间的气流速度场,对研究高速列车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说明了汽车空气阻力的组成,分析了各种空气阻力与汽车造型的关系,论述了汽车造型设计中消除和降低空气阻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基于CFD技术的FSC赛车车身气动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赛车车身气动造型设计是赛车技术走向更高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按照FSC赛车设计规则,对赛车车身进行了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并利用CFD技术建立了车身外流场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各种车身造型方案进行了对比优化分析,确定了车身空气动力学装置在不同比赛项目时的调教策略。结果表明最优设计方案符合气动原理,气动装置能够在不同比赛项目中达到不同的气动效果,提高了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7.
<正>本次测试使用的牵引车是国际载货车公司9400 72″Hi-riseSleeper车的1:8模型,带全部空气动力学组件。如图1所示,牵引车模型具备所有车型细节包括所有外饰件、发动机室和底盘附件。该牵引车配装了1:8的厢式挂车模型,包括起落架、外露结构梁和悬架。应用多个挂车以便进行以挂车径长比为基础的挂车尾流装置的影响。测试过程中,挂车径长比l/d(挂车长度除以有效直径)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8.
文章以广州某市域快速列车为例,对列车以160 km/h运行在明线和隧道两种场景下的空气阻力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了各节车辆及部件的阻力、阻力系数和占比。研究结果表明:市域列车在明线和隧道运行时,头尾车受到的空气阻力最大;在列车各部件中,车体所受空气阻力最大,转向架次之,受电弓最小;隧道运行时列车所受空气阻力达到明线运行时的2倍以上,其中头尾车的空气阻力增幅最大,同时车体、转向架和受电弓的空气阻力也有较大增幅。  相似文献   
109.
陆培 《航海技术》2012,(5):22-24
随着我国海洋工程设施开发建造能力的提高,长江口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海洋石油开发设施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规模效应。这些大型海上设施,有的没有自航能力,有的需要到海上作水下安装或试验,水上的移动都需要用拖航方式来实现。长江口区域既是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又是我国航行船舶最为密集的区域,船舶流量大、航道拥挤、潮流复杂,而海洋工程设施的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0.
CFD数值仿真在高速列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特性不仅关系到列车牵引效率,而且还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和列车运行安全性。本文介绍CFD数值仿真在高速列车设计中的应用:采用Airpak软件对列车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数值仿真,采用Fluent软件对列车水箱中水的晃动问题、列车外流场以及二维流线型列车模型的远场气动噪声进行数值仿真。对空调通风系统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研究进行对比,计算与试验的良好一致性说明采用的CFD模型是可靠的;水箱晃动计算的压力波提供的水箱壁屈曲分析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