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11篇
交通运输   6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1.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山天尾隧道接口施工管理,对引入客专系统性整体性要求的接口工程施工新课题,从其定义、特点、相关方衔接、闭环管理作了简述,并系统性的介绍隧道接口工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检查验收等各个施工阶段的技术要领、施工关键、注意事项、经验体会,主要内容包括: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接触网预埋槽道、电缆沟槽、过轨管线施工,可供同类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12.
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是确保铁路客运专线轨道结构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探讨沉降变形评估标准与合理控制具有意义。针对沉降变形评估指标分类及其控制标准、观测期合理控制、曲线回归相关系数的控制标准和沉降量1 mm观测断面的评估等进行深入讨论。总结提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指标体系,并将10个评估指标细分为核心指标、基本指标和一般指标3个等级。核心指标应严格满足相关要求,任何一个指标不满足要求,不能通过评估;基本指标应整体满足相关要求,个别指标超过限值不大时,可以基本通过评估,同时提出完善意见;一般指标应基本满足相关要求。根据沉降变形的发展趋势,将沉降时间曲线分为3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观测期控制标准。建议曲线回归相关系数的最低标准可以由0.92放宽至0.85。建议对于观测期满足《评估技术指南》的要求,实测沉降量小于1 mm的观测断面,在整体沉降趋于稳定的条件下,直接判定其满足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613.
路基沉降观测期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及其合理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沉降观测期的合理控制是涉及工程质量、进度与造价的关键技术难题。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实测数据,对路基沉降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沉降的发展趋势,将沉降时间曲线可分为3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观测期控制标准。第Ⅰ类,路基填筑完成6个月内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沉降时程曲线表现为较平滑、规律的收敛曲线,对于该类观测数据,沉降观测期可适当缩短。第Ⅱ类,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快速趋于稳定,却在中途出现突然增长,而后又逐步趋于稳定,对于该类观测数据,应在沉降突变后继续观测不少于2~3个月,待沉降稳定后,方能进行评估。第Ⅲ类,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继续发展,沉降速率未明显减小,未见稳定趋势,该类观测断面应引起观测单位和建设单位的重视,延长观测期,必要时采取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14.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超载预压路基沉降评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超载预压路基沉降规律及特征,总结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技术要求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有效应力面积比法和基于实测数据回归拟合的分析方法,对超载预压路基的卸载时机和工程沉降进行分析,为铁路客运专线超载预压路基的沉降变形评估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15.
介绍武广客运专线XXTJ-Ⅱ标段DK1342+3501-5 m涵洞过渡段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级配碎石材料及配比的选定、拌和机械设备的配备、填筑压实工艺及施工要点等。所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过渡段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16.
铁路客运专线沉降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集成系统研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分析评估的技术要求,开发建立了"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集成系统"。该系统融合了沉降观测数据管理、沉降分析预测、区段沉降评估、数据报表自动生成和全线监控管理等多种功能,实现分级权限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分析工具,系统功能齐全、界面友好、易于扩展。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对于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评估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617.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设计中,按照建设经得起运营考验和历史检验的世界一流客运专线铁路的要求,根据铺设无砟轨道高速客运专线对安全性、平顺性、耐久性要求高的特点,以及工程环境条件,通过精心设计,以及对设计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和再创新,制定出一系列满足客运专线技术标准的技术措施,从工程建设的源头上确保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质量和运营要求,为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18.
脉动力是声屏障动力设计的控制因素,只有确定了客运专线脉动力大小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声屏障结构设计。采用可压缩三维流动模型,利用大型通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列车高速通过时产生的脉动力进行模拟计算,对脉动力的作用特点、脉动力对声屏障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论为:列车引起的最大正负压力差达1 500 Pa,将对声屏障和地基连接部件产生重大影响,线间距对声屏障压力有重要影响,车型对声屏障压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19.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今后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及施工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建议,主要有初期支护喷混凝土防水、施工缝止水带形式的合理选用、封堵拱顶预埋注浆孔注意事项、无砟轨道基础与侧沟壁之间积水引排措施、隧道基底位置地下水引排措施、洞外排水系统设计的完善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20.
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确山特大桥19~22号墩为(32+48+32)m连续梁,桥址处跨越S334省道,采用支架现浇法一次浇筑施工。以确山特大桥(32+48+32)m连续梁施工为例,从施工质量、施工难度、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4个方面,对支架现浇连续梁的3种可行性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比选,最终采用了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实施结果充分证明了碗扣式脚手架操作方便、劳动效率高、施工难度小和施工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