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2篇
  免费   436篇
交通运输   10088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584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大圆航法与大椭圆航法的航程计算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探讨横向剪切在壳体响应中的作用。基于Reissner-Mindlin横向剪切应变非零的假设,导出扁球壳完整的非线性几何方程,引入平均转角的概念。建立了扁球壳进行大挠度分析的一种新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扁薄球壳到中厚度扁球壳,其控制方程仅含4个未知量。工程算例及实验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3.
船舶在大风浪中操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所牵涉的面很广,必须根据船舶的大小,类型吃水,装载情况,海区的环境条件,气象因素和执行航行任务的性质和要求的不同,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而采取相应的操纵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安保对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通过对WLAN(无线局域网络)及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更为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TD-LTE车地无线技术方案.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实例,验证该方案能够实现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大带宽传输、多业务承载,可解决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的瓶颈问题,满足承载需要.  相似文献   
105.
以大断面水下铁路盾构隧道-狮子洋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并结合管片接头原型抗弯试验,研究环向管片接头抗弯刚度,并运用梁-弹簧模型进行接头抗弯刚度对整环管片结构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刚度的取值范围为50~700MN·m·rad-1,在相同轴力条件下,接头抗弯刚度会随接头弯矩的增加降低1个数量级左右;在相同接头弯矩条件下,接头抗弯刚度随轴力的增加而增大;接头抗弯刚度对管片轴力分布的影响微弱,对管片弯矩的影响显著;随接头抗弯刚度的增大,整环管片的弯矩分布趋于均匀;在抗弯刚度取值范围内,极值弯矩相差最大达80%左右,极值轴力最大减小5%左右,变形最大减小20%左右;基于接头抗弯刚度-弯矩-轴力的非线性关系改进的梁-弹簧模型,更能体现接头对整环管片受力的影响,也更适用于大断面盾构隧道管片内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6.
以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对某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与该桥几何线性地震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地震输入方向为纵向+竖向时,是否考虑几何非线性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而地震输入方向为横向+竖向时,是否考虑几何非线性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指出桥梁横向刚度及桥梁曲线结构是两种计算结果发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所以,对横向刚度较弱或带有曲线梁段的桥梁进行抗震计算时,建议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根据竹山隧道施工现场的监测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竹山隧道的具体情况,从围岩岩性、施工、力学、支护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竹山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重点分析绢云母片岩破坏模型——弹性梁计算模型,从力学方面给出了竹山隧道的破坏机理主要是绢云母片岩的失稳破坏,可对类似工程的变形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8.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关角隧道埋深大,穿越高地应力区及软弱围岩区,所通过区域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板岩段岩体软弱破碎,施工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变形,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持续时间长、变形破坏不均匀.从围岩岩性、构造应力、地下水条件等分析,关角隧道板岩段大变形主要为围岩塑性流动变形,在有地下水出露区段表现为膨胀变形.对变形段采取封闭工作面、径向注浆、横撑加固、拆换处理等措施,对未开挖段采取加强初期支护、采用双层支护、优化初期支护曲率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09.
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断面优化及其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于大跨度小净距隧道而言,合理扁平率及双洞间距的设计对于节约成本,提高隧道线形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扁平率及其间距是隧道设计施工面临的关键问题。以某双洞8车道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断面优化及其设计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宽比的增加,拱顶位移逐渐减少,水平收敛逐渐增大,在高宽比为2.0时达到理想状态,这个时候的拱顶位移和水平收敛基本相同,此时断面有利于开挖。当高宽比取理想高宽比2.0时,这时应力较均匀,是开挖的理想断面,同时考虑行车通行的建筑界限,取高宽比为0.6333是合理的。隧洞埋深对塑性半径和周边位移的影响极大;弹性范围内的支护阻力与隧洞变形成正比;塑性半径随着围岩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0.
以沪杭高速铁路跨沪杭高速公路自锚上承式转体拱桥基础施工为例,分析大直径钢壁沉井在靠近高速公路软弱地质条件下的技术难题和施工方法,总结此类条件下施工经验,在确保转体桥施工顺利完成的同时,确保高速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