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7篇
  免费   1192篇
  国内免费   447篇
工业技术   1172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828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郑星东  白种万 《吉林水利》2006,(4):24-25,28
生物产量是提高经济产量的基础,而施肥是调控生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转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不同施钾水平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确定出钾肥合理用量,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小浪底水库坝前漏斗区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枢纽建筑物的安全运行。为了保持塔前“门前清,”掌握坝前漏斗区的形成和发展,保证水库进入拦沙后期和正常运用期的正常运用,对坝前漏斗区进行了泥沙测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漏斗区范围内纵向坡度较缓,尚没有明显的漏斗形成,仅在坝前和塔前200m×1000m范围形成了漏斗雏形。  相似文献   
33.
山西省横泉水库在原有遗留工程基础上进行重新建设,以往的4次施工,填兢了长400m、高17m左右的左岸坝体,填土约120万m^3,但坝体填筑质量极差,干客重和渗透系数根本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此次重新建设,决定对这部分干客重不迭设计要求且具有湿陷性的左岸旧坝体以及左岸黄土台地进行强夯处理,对坝体进行强夯处理在省内还是首次进行,在国内也比较少见,通过处理,坝体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并且节约了投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4.
无限水介质中爆炸冲击波压力计算公式辨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周方毅  陈晓强  张可玉  詹发民 《爆破》2003,20(1):7-8,11
对无限水介质中爆炸的冲击减压力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应如何选用进行了辨析,提出了不同条件下推荐使用的公式。  相似文献   
35.
催化裂化干气回收乙烯用于制备环氧乙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在YS型银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催化裂化干气回收的乙烯制备环氧乙烷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银催化剂上催化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过程中,使用回收的乙烯,催化剂的初选择性可达80%;在保持环氧乙烷时空产率不变,经过2000h催化剂稳定性试验后,选择性下降了3—4个百分点,反应温度上升约10℃,与用聚合级乙烯为原料进行比较,催化剂初选择性低2—3个百分点、稳定性略差。该结果为用回收乙烯生产环氧乙烷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6.
聚氨酯干法涂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涂层织物的特点及聚氨酯在涂层整理中的作用,并对干法直接涂层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王国生  宋洪 《爆破》1994,11(3):51-55
本文运用爆炸动力学对水中爆炸加载金属套管胀形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了井上与井下的药量关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本文提供了计算凝析油当量气体体积的方法,并用于凝析气藏的凝析油含量,凝析油和干气地质储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39.
One promising method of locating buried objects, such as land mines, is to use optical systems for detecting contrasts in surface temperature. With enhanced knowledge about the interacting physical processes behind these temperature contrasts,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detection precision. In such a context, moisture movement in the soil and moisture evaporation from the surface have been found to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indoor experiments on wet and dry sand exposed to radiation from a solar panel. Simulations of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conducted with a one-dimensional model are also presented for the experiments. The calculations were successful in accurately predicting surface temperatures for both wet and dry sand, making it possible to predict surface temperatur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se findings will contribute to increasing the probability of successful detection of buried objects under real conditions using opt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40.
简介了目前采用的粉喷桩的基本工作过程。叙述了水泥粉喷桩的加固机理:①水泥的水解和化学反应;②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③水泥的凝结与硬化;④碳酸化反应。介绍了粉喷桩的应用范围,并结合工作概况、场地概述、地基加固方案选择、粉喷极的设计和质量检查等具体过程给出粉喷桩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