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16篇
  免费   993篇
  国内免费   1531篇
工业技术   2324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498篇
  2018年   434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756篇
  2015年   660篇
  2014年   1022篇
  2013年   1100篇
  2012年   1375篇
  2011年   1685篇
  2010年   1101篇
  2009年   1041篇
  2008年   956篇
  2007年   1197篇
  2006年   1409篇
  2005年   1243篇
  2004年   1117篇
  2003年   1109篇
  2002年   926篇
  2001年   691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423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81.
构造作用对油气生成和运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有机质从埋藏开始,就处于极其复杂的地球物理化学场中,环境提的能量,一是热量,二是机械能,机械能,主要是通过机械力作用传递给系统的,另外还以机械波的形式赋予系统一定的机械能。当发生断褶构造运动时,机械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尤为突出,它经能量的迁移转化,促成了包括机械力降解和地应力驱动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制造了一次次高效的成油(生运)事件,本文以突变论为着眼点,按照改造控制建造的思路,大胆提出构造运动制造生排烃事件,成就含油气系统的假说。  相似文献   
82.
欠平衡钻井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着重介绍了欠平衡钻井的适用范围、关键技术、特殊工具、钻井工艺要求以及一些在古潜山大缝裂缝性储层中的应用实例,并对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这对国内进一步开展欠平衡钻井技术工作(特别是对于古潜山大缝裂缝性储层)具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3.
测井新技术在四川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随着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深入所面临的油气领域复杂和困难的技术问题,介绍应用测井新技术为四川油气开发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复杂缝,洞型储层的评价,井旁地质构造形态精细分析和地质,测井,地震多学科结合储层横向预测等3个方面所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4.
陆西凹陷包日温都断裂构造带岩性油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浩 《特种油气藏》2002,9(2):17-19
为寻找岩性油藏,应用波阻抗反演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对包日温都断裂构造带砂体展布情况进行了预测,发现并落实了2个岩性圈闭,由此认为,研究区北部是大型水下扇砂体与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交汇之处,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这一结论将对今后加强储层预测工作和寻找有利砂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济阳坳陷陡坡带断裂控砂模式   总被引:33,自引:11,他引:22  
通过对济阳坳陷陡坡带大量地质、地震及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不各种类型同生断裂对地层沉积、储集体发育的控制作用,总结了多种断裂控砂模式,指出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储集体赋存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86.
由于历史原因,木头小规模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评价油藏、储层的物性参数严重匮乏。随着开发阶段的不断变化,剩余油分布、注采关系分析和油藏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工作需要高精度的物性参数。本文提出了应用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进行预测的方法,通过实际运用,和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相比,预测的精度大幅度提高,渗透率相关系数可由0.8436提高到0.9961,相对误差2.19%,从而为深化储层认识提供了准确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  相似文献   
87.
台北凹陷小草湖次凹油气成藏特点及有利区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新疆石油地质》2002,23(5):394-396
吐哈盆地小草湖次凹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源条件好,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中侏罗统发育三套储盖组合,凹陷内油气藏类型主要为侏罗系三间房组,七克台组的构造-岩性复合型和侏罗系西山窑组的深盆气藏,燕山运动末期是小草湖次凹一次重要的成藏期,古构造,古构造背景和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发育是小草湖次凹成藏主控因素,根据小草湖次凹成藏主控因素评价和优选有利区带,勘探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8.
通过地化分析,结合地质条件等,对千米桥东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气藏的形成进行了探索,结果认为:千米桥东潜山天然气为无机二氧化碳、偏腐殖型有机气,腐泥型有机气的复合气,主源为东部歧口凹陷沿岩带深层(偏)腐殖型气,烃类气体聚集时间晚,为更新世明化镇沉积时其,而无机二氧化碳聚集时间早于烃类气体;与千米桥凝析气藏不同的是该气藏CO2含量高。  相似文献   
89.
孔西潜山奥陶系原生油藏成藏时期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发现奥陶系(孔古3井、孔古7井)低产原生油藏和石炭-二叠系原生油气藏(孔古4井),油源对比结果证明,前者原油主要源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后者油气主要源于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泥岩。根据孔古3井油藏的两期流体包裹体及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Ar年龄测定结果,油藏属两期成藏,第一期为晚三叠世(距今222.51~240.34Ma),第二期为第三纪,以晚第三纪为主。  相似文献   
90.
应用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研究了小浪底水库考虑多个兴利目标的非汛期优化运用方案 ,对运用方案分析提出了水库优化运用区间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水库非汛期的线性调度函数 ,取得了初步成果可供水量调度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